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远山千仞 > 第42章 秦淳知味(六)

第42章 秦淳知味(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心里话,姜芽并不满意这个准姊夫。

杜从书说话吞吞吐吐的,为人实在是太憨厚了,虽生了一副清秀的皮囊,但每日都将脸埋在书堆中,张口闭口说的都是姜芽听不懂的话。

可他与姜麦倒是有许多共同的话题,他们喜好看一样的书,有事没事都要泡在书堆里,这点倒是相互契合的。

从小到大,姜麦最大的喜好便是在屋中或是私塾中读书,平日里最爱与诗书打交道,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而姜芽自幼贪玩,向来坐不住,平日里最爱于坊间闲散游逛。

于是姜麦与杜从书传递书信的担子便落到了姜芽身上。

姜芽就这一个姐姐,对她的需求自然是有求必应,一面对杜从书感到不满,一面又二话不说便为他俩传起了书信。

“阿姊,这是书呆子让我捎给你的。”

一日,姜芽将一个陶罐送到了姜麦面前。

那陶罐似乎没装什么东西,姜麦捧在手里颠了颠,感觉没什么重量。

姜麦右手摁在陶罐的盖子上,欲将陶罐揭开,却被姜芽拦住了。

“他还说了,这个罐子需晚上才能打开。”

“如此神秘?”

姜芽点点头。

杜从书将陶罐递给她的时候也很神秘,一路上她不知挣扎了多久,才忍住没有将罐子打开的。

秦淳的夜安静又清凉,姜芽本想等姜麦将陶罐揭开,看看其中究竟装了何物的,但她在案桌前读了一阵子的话本,眼皮竟越来越沉,打了个哈欠便要先回屋里头歇息了。

人困起来满心当真是只有睡觉一事,姜芽对罐子的好奇尽数消退,躺在床榻上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从书的罐子里究竟装了什么呢?”

姜麦在院子中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小心翼翼揭开了罐子。

罐中之物终于获得自由,一只接着一只从里边飞出,在院子中盘旋。

夜已深,姜府的人早就沉沉睡去,府上的灯都熄了,那些萤火虫在黑夜中显得更耀眼,萤绿色的光一点点填满了黑暗。

这么多萤火虫捉起来估计费了不少力。

姜麦经常会觉得姜芽给杜从书起的外号很不贴切,因为书呆子其实一点都不呆。

看着满院的萤光,姜麦联想到远处的一间小屋中杜从书正挑灯夜读,心中又是一阵温馨。

姜府富有资产,姜麦并不缺银两,她缺的正是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知音。

若是没发生后来坠墙那一事,或许他们真能白头偕老。

“依照你的说法,你是姜麦的老情人喽?”柳云关问道。

杜从书私以为“老情人”这个名头比“书呆子”的还要别扭,但是柳云关话糙理不糙,所以他并没有否认。

“不是,既然姜麦已经有新的归宿了,你就不应该再来找她。”

好歹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不可能连这种小礼节都不管不顾。

“是,这位公子教训的是。”杜从书低下了头,“可自打姜姑娘出嫁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来寻她,也会是最后一次。”

“为何?”

“我要走了,离开秦淳。”

秦淳并不是杜从书的家乡,多年前他只是听闻城中有位夫子学识渊博,故即便是身无分文他也要赶来秦淳向这位夫子讨学。

经历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杜从书积累学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银两。

当年学成本该归家,可他心中放不下姜麦,便留在了秦淳城中,靠教书支撑生存。

但日子一天天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他没有理由不归去。

所以今日才想着要同姜麦道别的,谁料她依旧不愿意见自己。

“杜公子可否愿意在秦淳城中再留两日?”唐一意问道。

“姑娘可有杜某帮得上忙的地方?”

唐一意摇头,道:“非也,是要帮你的忙。”

要想劝动姜麦回家,唐一意只能从她的关系网下手,多一个杜从书,便多一分了解姜麦的可能。

作为回报,她也会想办法让杜从书获得道别的机会。

杜从书从姜府门前离开不久,天上便下起了暴雨,狂风夹着雨滴摇摆着,泼向了秦淳城。

吃过晚饭,姜麦将府中新制的荷花酥给唐一意二人送来,谢府的门廊上方虽有檐宇遮挡,但还是挡不住雨丝向人飘来,就此将姜麦的衣衫浸湿了。

“有劳姜姑娘亲自前来一趟了。”唐一意接过荷花酥,转而递给柳云关,而自己拿过一面干净的布巾,欲为姜麦擦去额上的雨滴。

“唐姑娘,妾身自己来便好。”

姜麦接过唐一意手中的布巾,抖抖衣袖上的雨水,举起手上擦拭起了淋湿的发丝。

她抬手间衣袖层层下滑,唐一意看到她洁白的手腕上挂着一条串着珠子的手链,珠子上正显着奇异的花纹。

发现唐一意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手腕上,姜麦缓缓地将手垂了下来。

“唐姑娘,这荷花酥方才制作完毕,此时口感最佳,快尝尝。”

“确实不错。”柳云关连连夸赞。

他一接过荷花酥便迫不及待地入了口。

那荷花酥虽说还是稍微甜了些,但闻起来带着一股淡淡的荷香,送进嘴里那荷香又转化成了清爽的滋味,与这夏季的雨最是相配。

“就你馋。”唐一意嗔怪道。

“姑娘若是没有其他事,妾身便先离开了。”

姜麦被雨水淋了半身,眼下浑身粘腻腻的,只想回屋中赶紧换上一身干净衣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