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矮的篱笆围着一座茅屋,昏黄的竹灯下还有几只没归笼的鸡在觅食。
徐明所居之地给了唐一意第二次惊讶,她原以为“寒舍”只是徐明的自谦之词,毕竟在她印象里官衙稍有头脸之人起码都住上了宅子,没想到徐明这住所倒像是那些有头脸之人荒废的别院。
“二位请进。”徐明推开篱笆上的小门,让唐一意和柳云关进去之后再次将门扣上。
或许真是饿到了极点,唐一意觉得还没进屋就闻到了浓郁的米饭香气,食欲又添了几分。
“徐大人,你这真是‘寒舍’呀。”柳云关嘴快,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
唐一意真想把他嘴缝上。
正在将鸡驱赶回笼的徐明听了柳云关打趣的话也没计较,只道:“无碍,栖身足矣。”
“明儿回来了。”徐明母亲拄着拐杖从里屋走了出来。
“对,还带了两位客人。”
借着微弱的烛光,徐大娘勉强看清了两人的面容,脸上的笑容又荡漾开来:“原是今晨同老妇等待施粥的两位,快快,屋里请,我再添些碗筷去。”说完又拄着拐杖往里走。
屋内陈设也很简单,小小的正厅中仅摆放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低矮的餐柜,徐大娘颤颤巍巍着,正要蹲下身来从餐柜中找出碗筷。
“娘,我来吧。”徐明将徐大娘扶到椅子上做好,而后蹲下身子拿好了碗筷。
“今日施粥恰巧碰上小明在,多亏他给咱们家送来粟米,不然今晚又得饿着了。”徐大娘说明了桌上饭的来历。
徐明点点头,没说话,沉默地把一口米饭送进嘴里。
“为什么要称许明为小明呀?”小明?好大众的名字。柳云关吃得狼吞虎咽也不耽误他好奇。
“犬子与许明同日取名,未曾想两家家主给他们取了音相近的名字,犬子出生时辰早于许明,为了分别,故外称大明,而许明则称小明。”
“哦,原来如此。”
“明儿,小明于我们一家有恩,明日是你的休假日,应该登门拜访他了。”徐大娘提醒道。
徐明停下手中的筷子,拒绝道:“不去。”
“还在为先前那事生气呢?你既已拒绝了小明,他还不计较,在这饥荒关头送来稻米,你就当那事没发生过吧。”
“娘,我真不想去。”
唐一意和柳云关看母子两人掰扯。
“我不管,你个做官的怎能不知晓知恩图报的道理?明早你必须提着家中最肥那只鸡去许府,不然别回家吃饭了。”徐大娘说完就气愤地起身,拄着拐杖走进了里屋。
“诶,婆婆说的是什么事呀?”柳云关饶有兴趣地向徐明打听。
“前两年许明找上我,说是想与我合作,借官府力量为他行商行便利,我拒绝了。”徐明在其位谋其职,不做滥用职权之事。
“那他理应对你心怀不满才是,怎么今日还大方送来了粟米?”唐一意不明白。
“或是鉴于母亲年事已高,不忍她受饥馑之苦吧。”徐明恰好将碗中最后一口饭吃完,简单收拾一下碗筷就出了门。
“徐大人,夜已深了,出门作甚?”唐一意问道。
“抓鸡。不然明早天一亮它们就出去觅食了。”徐明答道。
虽然他很抗拒去见许明,但母亲说得不无道理,再说了这也是个试探许明的好机会。
第二天一早,唐一意和柳云关就在许府门口候着徐明,除了抱着调查的目的外,还为了自己的肚子,实在是饿了。
许府果然气派,深棕色的大门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光泽,门前的大片土地还铺上了光滑的石板,唐一意二人来时几个小厮正在用水一点点擦拭,石板光洁得紧。
“这么奢侈啊,咱们这两天想喝口水都难,他们竟然还能用来擦石板。”柳云关心中暗想。
唐一意似乎也是这么想的,眼睛一直关注着小厮擦石板的动作。
“唐姑娘,二位来得好早,我这就去让下人通报一声。”徐明手提着鸡向唐一意二人走来。
“烦请通报你家家主一声,徐明前来拜访。”徐明向守门的小厮作揖,客客气气地说道。
“徐大人稍等,小人这就去请示家主。”说完小厮就进了门。
不多时他便出来回复了,引着三人往府里走。
对比徐明居所,许府之宽敞和恢弘超出唐一意意料,他们三人跟着小厮走过一个又一个回廊,路过的屋子两双手根本数不过来,每个小院中都有一块小花园,池塘中的鱼被喂养得肥硕。
“我知道许明有钱,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有钱。”柳云关感叹道。
“是,明弟自有生财之道。”但是未必都是光明磊落的。
“三位请在此等候,我家家主用过早饭之后就来。”小厮说完就退下了。
屋子空间较为狭窄,与刚刚路上看到的正厅相比,这就是一间偏厅。
唐一意用手抚了抚椅子,还摸出了一层灰,桌上的茶壶底部积着一层垢,倒扣过来一滴水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