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 第91章 飞蝗

第91章 飞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边将土豆都收贮完毕,姚姜出来,陈泉已对她道:“姚小娘子,大伙儿都聚在胡村正家中说话。咱们同去。”

姚姜想了想:“我得先回家一趟。”

见陈泉还要说话,姚姜索性直言:“劳烦陈叔父告诉胡伯伯,我回家查看农书,查看书里有没有渡过蝗灾的法子。我看过书后便来。”

回到家中,姚姜已见院里蝗虫飞起飞落,赛罕、树海、杜翠兰都正拿着树枝扫把挥打飞蝗。

张相公扶着云娘子立在台阶上,二人面色凝重。

那日姚姜请张家留下,张全也认为姚姜说的是,建议留下:“咱们与姚娘子是联手过难关,夫人现下需要药食丰足,留下的好。”

因此张家没有离去,这时看着蝗虫,他们也神情凝重。

姚姜种在院内的果树及香料的枝条大多已被啃得干干净净,只余光秃秃的枝桠,唯有椰子树叶蝗虫啃食不动,但那棵不大的椰树上也落了不少飞蝗。

杜翠兰看见姚姜便红了眼圈:“嫂嫂,我们,”

“我有急事,过后再说。”姚姜找到农书拿在手中回了自己屋内,闩上门。

一顿饭功夫后,姚姜开门出来,赶到胡村家中时,胡村正家已吵翻了天。

“旱灾未过,蝗灾又来,咱们还养着许多流民,这样下去,我们自己如何是好?”

“我家的蔬菜被啃去了大半,剩下的也不多,这可怎么好?”

“蝗虫若把土豆也啃了,我们也要饿肚皮了!”

……

姚姜定了定神:“各位乡邻,蝗虫不食土豆蜜薯,最多只啃蜜薯的绿叶。认真栽种,我们不缺吃食不会饿肚皮的。”

胡村正家前院内或站或坐的乡邻都对着姚姜看来。

姚姜:“蝗虫喜好肥厚的绿叶,因此喜食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绿叶咬缺或孔洞,还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庄稼绝收,这是蝗灾的可怕之处。”

实则此间的乡邻大多都见识过蝗灾,只是没姚姜说得分明,当即都不出声听着。

胡村正想了想:“土豆与蜜薯从前没有,若真如姚小娘子所言,我们能够不饿肚子。”

姚姜接着道:“蝗虫也有不食的庄稼,比如大豆、豌豆、芝麻等菜蔬,它们便不喜。而芝麻我先前也分派了乡邻栽种,是哪家种了,去看一看可被啃食了。”

“我家种的就是芝麻,”一名乡邻出声了:“我来前看到飞蝗啃了几片芝麻叶,但果真没把叶子都啃完,一旁的蜜薯叶就被啃没了。”

另一名乡邻:“难怪了,我家种的大豆,因还没结豆荚也没来得及收。我来前看了看,也有叶子被虫啃,但比起被啃得干干净净的菜蔬,那是好得多了。”

姚姜:“我们须得,”

“姚姜,你休要信口开河!”杜富田出声打断姚姜:“此间这许多乡邻都在等着村正发话,你插什么话!”

“姚姜!这许多叔伯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份!”杜富家也出声了:“你一小女子,这时节就该站在一边听叔伯们说话,听村正发话!随意出声,成什么样子?”

胡村正眉头一皱:“杜家二郎三郎你们别插口。姚小娘子领着大家种田一年了,她经验丰富,听她说完。”

他转头对着姚姜:“你接着说。”

姚姜点头:“《农书》上写过:干旱后易发蝗灾,这是因干旱年份,江河湖都缺水,土地变得坚实,且低洼地裸露,蝗虫生子数大为增加;干旱让庄稼树木缺水,蝗虫以此为食,生长较快而且生子的数目大大增加,”

“飞蝗之敌乃是鸡鸭,连白鹭也能食蝗虫。但今年白鹭极少,得放出鸡鸭来。《农书》便是这么教的。《农书》乃是数代农人的经验。我的许多苗稼术就是学了此书而得。因此我认为《农书》上的经验应当能带我们渡过蝗灾。”

胡村正:“往年我们都养得有鸡鸭,但今年旱灾养得不多,现下养还来得及么?”

姚姜:“飞蝗会在土中生新蝗子,唯有鸡鸭鹅既吃蝗虫又能翻开土地,啄食其中的新蝗子。我家和叶临叔父家中还有鸡鸭,全都放出来让它们啄食,再赶着孵些鸡鸭出来。”

“姚姜!”杜富田提高了话声:“现下我们说的是对付飞蝗,你却说对付新蝗子,当真是不知所谓!”

姚姜看着杜富田:“我说的也是对付飞蝗!飞蝗能活一月最多二月,因其有翅,善跳,火烧也未必能对付。且如今天干物燥,稍不留神便是将整个村子也烧了去。我来胡伯伯家路上都见蝗虫成堆,它们得在村中生下多少新蝗子?这批蝗虫死绝后,新蝗子未必能成如今这样,但数目众多,长成后啃食庄稼也能让我们明年也过得极其辛苦!”

他们说话这时,胡家院内的飞蝗正啃食胡家院内的花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