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正值乡邻们收割,陈泉等都收割自家的田地没来,但未时一过,书塾散学,侯牧风便来教杜翠兰书字了!
姚姜催促杜翠兰去习字,杜翠兰看向正屋,皱了皱眉。
姚姜附到她耳边:“我那嫂嫂和她母亲不是打你的主意么?你只管跟着侯先生习字去,我便是要让她们知晓攀不上你!”
杜翠兰心领神会,与往日一般在正屋外的屋檐下摆开小桌,布好笔墨。
不多时莫槐花和莫红果一同来到,与她同桌学习,杜良辰则在另一张小桌边做今日的功课。
三名少女一个学童认真学习镇住了吕桂花母女与董氏,三人先前在正屋内说说笑笑,快活之极,这时全都哑了声,安静之极。
姚姜边忙边听了听,侯牧风教得甚是认真,所教授的也果真是《农书》的内容,且讲得甚是详细,还点评了昨日几名少女的功课。
约摸着董氏一行人该返家了,姚姜来到正屋:“母亲,已是下午,先行返家吧,天晚了路难行。”
董氏点头,满怀希翼地看着女儿:“你可有让我带回去的物事?”
姚姜摇头,实则家中样样有,但这时当着吕桂花母亲的面,她分毫不露。
董氏本想当着吕桂花的母亲显摆一回,听了这话,脸便拉了下来。
吕桂花倒是笑着迎上来:“婆母,我们突然来到,已打扰了一整日,该回去了。”
她笑吟吟地:“姜姜,改日我再来看你。”
董氏则看了在屋檐下做功课的杜家姐弟一眼,将姚姜拉到一边:“你这孩子,如今不仅主意大,还胳膊肘往外拐了?你还给他们请了先生?家中为吃穿发了多少愁,你这里倒是往外撒银子!”
姚姜看着董氏没出声,董氏叹了口气:“你怎么就不似你嫂嫂般帮着娘家些?”
中秋那日,姚姜让莫五媳妇去孙府,又分派徐家娘子去往何府。
莫五媳妇和徐家娘子都连连摇头:“我们不行,绝不行。”
姚姜微笑:“二位婶婶,点心我做好了,到了二位大人府内送至烤炉内,只要记得放入去就看着小漏壶,不错过时刻便不会出错。二位大人家中的菜色,婶婶们这几日也做成熟手了。你们做出来的便是最美味的,无人能比。”
莫五媳妇颤抖着:“我,我害怕,从没见过官老爷,去了若是见到魂儿都吓飞了。”
徐家娘子也忧虑:“我们平日里不出错是有你提点,今日你不在,我们,”
姚姜:“槐花陪莫家婶婶去孙府,红果陪同徐家婶婶去何府。我将今日她们该有的提醒都写给她们了,有她们提醒,不会出错。”
莫槐花胆大:“母亲别担心,我提醒着你。”
莫红果则拉着姚姜:“姜姜姐,你且去忙,我回来便将他们接到家中过节,你只管放心。”
用过午饭,乡邻引着一名男子来到姚姜家:“他说来接姚小娘子去办酒宴,你可识得?”
来人黑发乌目,面带微笑,有些眼熟。
没等姚姜想起来,来人已上前行了个礼:“姚娘子,我是树海。”
树海又行了个礼:“我家夫人说今日请姚娘子一同去玩耍,姚娘子还有妹妹兄弟,请一同带了去。”
姚姜意外,正在思索间,树海已微笑:“请姚娘子随我来。”
这时秋收,为保一年的收成顺利,村中巡视的乡邻都格外小心,村外之人来到都要仔细盘查,马车绝不放入来。
树海赶来的马车就停在村口,远远地,姚姜便见马车旁有乡邻守候,一旁还有两匹马,马上骑着两名骑客。
姚姜走近前去,马背上的骑客对着姚姜一笑:“姚娘子,我们又见面了。”
这骑客面上蒙着防沙面幕,掩住了口鼻,但秋水般的眸子中满是笑意,话声是清越的女音。
他额头上的肌肤有如凝脂,两道眉毛描为剑眉,姚姜愣了片刻笑出声来:“见过张相公。”
来人是张相公的夫人,只是她央着男装策马前来,姚姜便称她张相公。
另一位坐在马背上的人头发都包在了青巾中,一丝不露,也蒙防沙面幕,但眼珠碧色,正是赛罕。
她们坐骑虽不如先前见过的一黑一白神骏,但都身高腿长,是难得的好马。
张夫人微笑:“今日树海来采买家中所需,我便跟来了,顺路来接你。听闻你家中还有弟妹,请带了他们一同到我家去,我们晚间去游湖,人多才热闹。”
张夫人言语恳切,赛罕也用明亮的双眼看着姚姜。
姚姜本就在等候胡家的马车从城中返回来送自己去往张家,见张夫人亲自来了,便引着他们来回家中。
进了院门,姚姜请了张夫人去正屋稍作歇息,让杜翠兰去书塾接杜良辰,自己则带着树海和赛罕把备下的点心餐食都送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