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每天白天除了吃饭就是打牌,晚上就是到各个窝点被洗脑,洗完脑一群人就像孤魂野鬼般到街上无所事事地东游西荡。
江荻的牌技经过胖咚咚的特训后已到黑带段位,每次跟那个从湖北被骗过来的帅哥打牌时他都连连惊叹:“女孩子打牌还有这样精的?”
这种混吃等死的日子让她倍感无聊,她想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发财的机遇,但“家人”都说不能出去,免得被警察带走,现在警察天天巡查,她估计是“家人”怕她趁机逃走。
她每天只能对着带来的钢笔字帖心摹手追。这字帖都是当代一些书法家书写的诗词作品,既能练习书法,又能学习诗词,也算一举两得,现在还有一得就是消磨时间。
一天傍晚“家长”一脸慌张地回来说:“大家赶紧收拾收拾,上级通知我们晚上搬家。外面贴着北海工商局和公安局的关于打击非法*传*销的联合通告。”
于是一家人慌忙收拾好各自的东西坐上一辆大巴车。大巴车上还有另外一些人,应该是其他家庭的,但都属于高级的下线,所以高级也必须转移他们。
大巴车在夜色中行驶到一个叫合浦的地方停下,原来上级已在这里租好了房子。
大家拿着各自的行李下了车,来到出租房,在这里暂时住下。
这是个风景优美的海边渔村,盛产珍珠。据说合浦的珍珠细腻器重、玉润珠圆、瑰丽多彩,光泽经久不变,又名南珠。历史上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美誉。
合浦南珠产于广西沿海雷州半岛等地,以广西合浦出产的珍珠为南珠的上乘品,历代皆誉之为国宝,作为进贡的贡品。南珠自古连接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成为中国珍珠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孟尝传》中有一个“合浦还珠”的典故: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的珍珠又大又圆,色气纯正,誉满海内外,人们称之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境内,合浦能捞到的珍珠越来越少。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种植稻谷。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也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到合浦当太守。孟尝到任后,下令革除弊端,废除非法盘剥的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珍珠产量又恢复到从前,这就是成语“合浦还珠”的故事。
既然南珠盛名已久,且自己现在又在南珠之乡,她怎么也要亲眼目睹下南珠的瑰丽之姿。
但人生地不熟,她一个人又不敢出去,只好喊许明泽陪她一起去,他欣然陪同前往。
两人去了合浦街上,商场里的珍珠饰品琳琅满目且价廉物美,而她们的小县城到现在连个像模像样的珠宝店都没有,更别说这么多品种齐全的珍珠饰品了。
她倒是想批发点回家去卖,但手里的钱太少,估计除去路费,只够批点手链了,可那么点手链谁会批给她呢?
她看得眼花缭乱,那些项链手链耳环头饰品真是太美了。
她挑来挑去,选中了一串肉粉色的手链,虽只是几块钱的东西,但戴在她手腕上瞬间让人觉得是价值不菲的稀世珍宝。
许明泽要付钱,她拦住说:“我自己付。”
“怎么啦?算我送你的不行吗?”
“不行。”
“为什么?”
“我男朋友知道了会不高兴。”
“你什么时候有男朋友了,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