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沙糖橘又出现在餐桌上,冬天又一次不知不觉到来了。
“按惯例,每年艺术节高三都不参加。”李婷婷从第一排座位前走过,留下一股淡淡的香水味,“也就是说,明年就没大家什么事了。”
众人整齐划一地拖长音:“啊,别啊——”
“所以这次好好玩,今年是合唱和诗朗诵,班长和文艺委员负责一下。”李婷婷看着他们直乐,藏不住事儿的年轻人们格外单纯,“先定一下曲目,准备三首备选报给我。”
自开学以来,L05班像是命犯太岁一般,诸事不顺。
刘伟与李婷婷交棒、王萍与张文贤交棒,听上去只是两件小事,可几十人的团体要磨合,总得花个几周时间,两个“几周”过去,转眼就到了十二月。
大家嘴上不说,心里是盼着闹腾一场的。
除了李亦清。
不是常安的错觉,李亦清最近就是格外沉默,上一次从剧院回来之后尤其沉默。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十二月初。
“你该不会是因为文艺委员不想工作所以最近才浑身低气压吧?”常安动作利落地摸出手机,准备抢先在班群里曲目接龙。
李亦清脸上罕见地浮现出无语,没答话。
等常安戳进班群时,发现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群昵称改成了“什么都不想李同学”,个性签名赫然写着:别问,我谁都不想理。
常安足足反应了十几秒,才意识到这是个迟到一年的call back,扑哧一声笑弯了腰:“哈哈哈哈你怎么这么好笑啊李亦清,好老的梗!”
“唉……”文艺委员叹口气,任劳任怨地开始干活。
不想工作是真的,但李亦清虽然消极怠工,却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满身低气压。
常安的描述不甚准确,与其说是“低气压”,不如说是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还想隐瞒得不动声色,最后不伦不类地停在“魂不守舍”上。
那天那个男人——周宸奕父亲,总给李亦清一种不太好的感觉,那个男人看向她的眼神不对劲。
那种“不对劲”不代表着恶意,而是一种“不合理”。相反,他的状态甚至可以称得上慈爱。可是一个陌生人,该有这么慈爱吗?
她和周宸奕不过生日时候一面之缘,即便后来在剧院偶然碰到,最多也就是周宸奕等母亲来接的十几分钟里闲聊几句。周宸奕下课后总是母亲来接,李亦清和周母还勉强说得上“点头之交”,和周父就全然陌生了。
一个陌生人,会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向另一个陌生人呢?
无论怎样,都不该是“陷入回忆”般的眼神。他像是在试着从李亦清脸上找到谁的影子,他心里或许埋着某个谜团,要李亦清做证人解答一切。
那样的神情,李亦清确信自己不会认错——李倩出走以来,奶奶每次想念女儿,就会用这样的神色望向她。
和周父视线交汇那一刻,李亦清心里升起一股没来由的抗拒,像是命运在催促她:快逃。
幸福得太吵闹,要被厄运发现了。
她兀地站起身,动作堪称慌乱地拉起常安转身就走,语气焦急地念叨着:“快下雨了,最近天黑得早,我们回去吧。”
之后一连好几天,周父在李亦清的脑海中阴魂不散。一周过去,李亦清婉拒了常安周末一起去听音乐午茶的邀请,反而把常安拉到自己家来复习物理。
不安定感带来的恐惧从常安身上转移到李亦清身上,非得待在心安的环境里、有心安的人陪着,才能让被惊飞的思绪回落。
没有人会提前预知下一个意外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当意外冒出萌芽,余下的时间都是倒计时。
就像被老师点名背诵课文前那几秒——冥冥之中早有预感会是自己,或早或晚罢了。
李亦清像是个不慎暴露行踪的通缉犯,还没落网,但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住。
“常安。”
“嗯?”常安一手握笔、一手揪着发梢玩,听见李亦清喊自己的名字,眼神还恋恋不舍地黏在练习册上,象征性地侧过半张脸,“怎么啦?合唱曲目选定了?”
“没。”李亦清握了握拳,理智重新占据上风,还是没实话实说:“给你个橘子吃。”
橘子皮贴上常安侧脸,凉凉的、有点粗糙,常安伸手,指尖在脸颊边和李亦清你来我往地交错。
“赵阿姨又买橘子啦?话说我一直搞不清,每次去你家的时候,茶几上的橘子都快成灾了,明明赵阿姨自己不喜欢吃,却总买很多。究竟是你爱吃橘子,还是赵阿姨觉得你爱吃橘子?”
课桌上滚落四五个橘子,李亦清把橘子拨给常安,反问:“你不爱吃吗?”
常安理所当然地回答:“爱吃啊。”
“爱吃就行。小姨只是想有个过年的氛围,她买着高兴。”
橘子皮被放在两人课桌之间的缝隙上,当做空气清新剂。
反正也不会被浪费,多买些也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吃都不重要。
“剩下的留着中午吃,”常年擦擦手指,把橘子各揣一半进左右衣袖,“下节物理课,刘伟眼神可厉害着呢,上课偷吃绝对会被发现的。”
李亦清听了失笑,海盗说自己怕水,她问道:“你还在乎这个?”
都是法外狂徒,吃个橘子算什么?
难道还真怕被班主任教训吗?
更何况刘伟也不是她们班主任了。
“那倒不是,”常安声音喑哑了几分,“你有没有发现,他最近状态很差?唔,和你有点像,魂不守舍的。我就是觉得,他一直对我们挺好的,我也给他省省心,起码上课别给他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