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想死你啦!”
学着电视里的台词,常安阴谋得逞,笑得能看见后槽牙。一声嘹亮的“我想死你啦”穿透楼层,引得满楼声控灯睁开眼,围观到底是谁的思念震耳欲聋。
反正常安想清楚了,她就是单纯地想见见李亦清。
月考卷子?
哪凉快哪待着去。
声控灯睁眼,往李亦清身上投下橘红色的视线,好像夜晚有太阳照在她身上。常安像太阳,太阳挂在李亦清身上,温度透过薄薄的校服,烫得她皮肤发红。
习惯了清冷的夜晚,李亦清见了太阳第一反应竟是躲闪。
“我、你……”李亦清语无伦次,肩上传来重量,心口却轻飘飘的,她想把常安从身上拽下来,又怕常安刚缝合的伤口崩裂,手掌无措地张在空中。
李亦清动作畏首畏尾,常安心里十分受用,双脚落回地面,放开李亦清。
趁着她满心无措,常安直接把常荣凯准备的两个袋子挂进她掌心,常安得寸进尺:“我送你回家?”
“不用了!”
李亦清连忙拒绝,她心神不宁,此刻只想赶紧躲清静:“你好好休息,我先回去了叔叔阿姨再见。”
常安一手扶着门,目送李亦清下楼,直至身影消失在黑暗中。
一回头,常荣凯和王美玲神色诡异地看着她。
风水轮流转,刚神色诡异地看过别人,这会儿就被别人神色诡异地看着。常安可不是李亦清,关上家门,大剌剌地问:“看我干嘛?什么表情?”
“唉。”王美玲和常荣凯各自叹一口气,满脸惆怅,眼神似乎能透过门板,在远去的李亦清身上留恋。
“生你之前,我还想,你要是个女孩子,长大了一定得是个漂亮、文静、大方、优雅、得体……”
“停——”常安无语,打断王美玲词语接龙:“二十一世纪了,现在都提倡做自己!刻板印象要不得。”
王美玲白她一眼,接茬往下说:“优不优秀不重要,重点是要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最好气质也好。”
“现在提倡独立,优不优秀很重要的。”常安顺嘴接话,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完全没惦记给自己留后路。
果然,常荣凯利索地把她后路给截了:“重要?重要你月考考那么点儿分数?”
常安语塞。
李亦清天天课间都在座位上看书,除了国旗队训练,很少离开,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成绩自然名列前茅。
成绩单和卷子一齐丢在沙发上,打脸似的。
“你们干脆收她做女儿得了。”
军训汇报那天散去的自卑悄无声息地探出枝桠,戳在常安肋下,不疼,但膈应。他们家人一个比一个能胡说八道,饭桌上的口角都是小打小闹,从来没人真的往心里去。自己爹妈对别人家的女儿心生向往,衬得她常安一无是处。
漂亮、文静、大方、优雅、得体……
李亦清除了不好亲近和偶尔刻薄以外,王美玲想要什么她有什么,成绩还好,金玉其外、金玉其中,谁看了不喜欢?光环之后的阴影里,才是常安的容身之地。
偏偏李亦清在常安这里,也无可指摘。
常安不能去怪李亦清,只好拐弯抹角地怪自己。
独生女心有酸涩,说不上是在吃谁的醋,小打小闹式的对话莫名其妙走了心。上一秒还在欢呼雀跃,下一秒别扭委屈。
情绪起起落落,毫无预兆。
常荣凯和王美玲对视一眼,表情却是欣慰。
青春期就是有这样的特权,晚熟的女儿心智追着身高,也开始成长起来。
“以后在家说话,得小心咯。”
父母心有灵犀,默契地闭嘴,剩一个说话不利索的常老头。常老头牙掉了好几颗,吃饭尚且困难,哪有余力说话。
常家热闹惯了,难得吃一顿清净饭。
这样看来,常安一家之主的名头名不虚传。
从常家逃出来之后,李亦清径自拐回自家楼下,走近楼道,刚重重一跺脚唤醒声控灯,就想起家里没人,拎起袋子看了看,显然也不够三个人的量。
一圈灰尘在脚边荡起又落下。
“先放下东西,然后去买菜做饭吧。”
从书包侧兜里摸出钥匙,一开门,想象中的一片漆黑却没出现。
屋里还是一贯的“节电模式”,只开了厨房的灯。李亦清开门,光亮便走出房门迎接她回家,落在她额发上,像一只轻柔的大手。她错愕地看向光源的方向,里面人听到开门的动静,也看向她的方向。
居然是赵万州。
“吃饭了吗?”
赵万州是个不善言谈的中年男人,文化水平不高,做些卖力气、卖技术的维修活计,衣摆褶皱好像怎么都抹不平,常年沾在裤脚上的灰尘无时无刻不在说着“这个男人太老实了”。
他不知道怎么和小姑娘打交道,一见着女高中生就怕吓着人家,李亦清来他们家时间也不短了,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单独打交道。
赵聆不在,提前下班的男人面对茫然的晚辈,想说点什么家常话,可惜,搜肠刮肚,只直愣愣地吐出一句:“你小姨怕你晚上没饭吃,我回来煮了点汤面,你饿吗?”
吃过了的话,赵万州就自己吃两碗。
李亦清心想:面条而已,我自己也可以煮。
一顿饭而已,怎么还不能填饱肚子?
她快十六了,又不是三岁小孩,何必这样呢?
一大一小两个人,以家人为名被拘在同一个屋檐下,不太熟,又不好互相驳面子,此刻正不约而同地攥着拳头,心理不知道在慌张些什么,说不上谁比谁更拘束。
面条没什么味道,一点寡淡的面汤味悠悠飘到李亦清鼻尖,好似在问她:真的不领情吗?
“吃。”
于情于理,李亦清这时都该笑一笑,表现得欢欣一些,她一个笑容没扯出来,弥补般的提起手里的袋子,问道:“同学父母做的菜,姨父一起吃吗?”
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赵万州一听,觉得老话真没说错,憨笑起来,一口答应:“诶!一起吃,给你小姨留点。快放书包,我给你盛饭。”
李亦清去放东西,经过厨房,听到背后赵万州在小声自言自语:
“同学家的菜,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