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清安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2.

一句话差点儿把常安眼泪说下来。

绝大多数情况下,常安心宽如海,偶尔有点小性子,但都无伤大雅。久而久之,常安的社交模式更接近“不打不相识,一笑泯恩仇”,有什么事说开就好。

就连平常在家,常荣凯和王美玲都不把常安当孩子,一家人日子过得相爱相杀,口头上总要互相嘲讽两句。什么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常安家更像鸳鸯火锅,偶尔平静祥和,下点儿料就变刺激。

好久没人和常安说句软和话了。

“走吧。”李亦清站起身,牵一牵围巾,像是隔空和常安拉着手,“我们回家。”

常安猛吸鼻子,猛地跳起来追上李亦清,从背后把围巾缠到人脖子上,十指一圈一圈在李亦清面前掠过,一股淡淡的橘子味落下来。

“口罩手套给你装书包里。咦,你今天……”

走出校园几百米,常安才后知后觉,李亦清今天在校服外套的是一件长款大衣。她先前被美色迷惑双眼,没注意到这种款式的外衣不适合骑车。

“我早晨坐公交车来的。”李亦清双手揣在衣兜里,像韩国街拍里的模特。不用等常安说话,李亦清就知道她要问什么,抢先回答道:“车站离得不远,要和我一起等车吗?”

为什么不呢。

反正常安家就在附近,陪李亦清等车跟下楼散步也没有区别。

学着李亦清的样子,常安也把双手藏进衣兜,然而冬季校服外套和黑色大衣的对比有些惨烈。走十步路,常安就得考虑一次“要不今年去商场逛逛”,罕见思考起穿衣风格来。

常荣凯给常安预备的小金库终于有了重见光明的迹象。

“就这站,我坐712路回家。嗯,应该不会等太久,最晚十五分钟一定会……”

最多十五分钟。

再多,李亦清就该劝常安早点回家了。

“主角,你的手其实是骑车路上冷风吹出来的吧?”

按说,这种程度的皮肤开裂,只要避免二次创伤,涂上药很快结痂脱落,新生皮肉早该取而代之。即便不幸留疤,从王美玲那里随便薅一支护肤品,常安都有底气帮李亦清恢复到原先的七八成。

怎么会拖了快一周仍不见好转。

双手藏在衣袋里,热度源源不断地向双手围拢过来。常安看看李亦清因藏着双手而微微隆起的衣袋,又看看从远处悠悠驶来的公交车,心里突然有了答案。

可惜二线城市地铁不发达,没有线路能连通李亦清家和学校,她总要在速度和温度之间做取舍。

风度都得往后排。

小学时做过的数学应用题经常让她们替小明求出回家路线的最优解,李亦清求了这么多年,还是求不到两全其美的最佳路线。

“712怎么来得这么快。”

李亦清没正面回答,原本轻快的目光逐渐沉下来,像从云端落入人间。脚踏在实地上,眼神也被坠得沉甸甸。

“嘿嘿,我们运气好,一来就有车。”

常安笑出一口白牙,跳起来拿肩膀撞向李亦清肩膀,李亦清顺势踉跄两步,直踉跄到公车门口。

“那我走了?”

李亦清终于舍得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嘴上问着话,手在挥动告别,脚下却像是生了根,一动不肯动。

常安:“要不,你再等一班?”

得亏眼下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满车司乘平均年龄大于五十岁,大家都不着急,不然准得有人拉开车窗呵斥她们几句。

“不了,外面冷。”一旦开了这个头,再想走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李亦清终于舍得转身离开,临走前透过车窗用口型说:“常安,明年见。”

“明年见,李亦清。”

沿着既定线路,公车一趟又一趟驶过,周而复始中,公历新年如约而至。

“小清,来帮小姨收一下。”

赵家总是很难凑齐三个人,赵万州夜班回来得晚,赵聆偶尔加班,李亦清也习惯一个人看家了。

夜晚,赵万州正在回家路上。

比起晚饭,赵家人看重夜宵,赵聆难得在年底早下班一回,一回家就张罗着要给一家人炖鸡汤,说是夜里拿去煮面煮粥都好,又好吃又养生。

李亦清本来正在房间里闭着眼睛听英语,见赵聆大包小包地回来,赶紧关掉录音去帮着放东西,鸡肉蔬果在厨房堆了满满一桌。

“剩下的放着就行,你继续学习,小姨不吵你。”说着,赵聆洗了个苹果给李亦清,“拿去吃,厨房不用你。”

悉悉索索的声音在厨房响起,没过多久,饭菜香气飘过来,缠着李亦清时不时惦记厨房的情况。李亦清毕竟不是只喝露水的人间仙子,学习的兴致被烟火气悄然冲淡,她也就不在书桌前耗着,干脆关掉录音打扫起房间来。

“小清,来帮咱们家挂一下灯笼,小姨够不到。”

临近零点,本该有烟花炸响来昭示新年,奈何城区禁烟花。烟花爆竹没了销路,彩灯反倒赚得盆满钵满。

赵聆敲响房门时,李亦清正在整理衣柜,闻言,走出房门,正巧赶上赵万州到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