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这个世界是筛子吗? > 第34章 第 34 章

第34章 第 3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韩国公家和申国公家气氛怎么样,徐妙锦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家的气氛不好,因为今天只有她收到了朱棣送的女士弓,且全场只有她一个。

这让一直将燕王妃视为囊中物的徐妙清和徐妙琳很是不爽,但不爽也没用,谢氏虽然不满徐妙锦入了朱棣的眼,但她也不会将这样的好事推出去。

无论谁当燕王继妃,她谢氏都是燕王的岳母,朱高炽和朱高煦都是她的亲外孙,这一点改不了。所以谢氏不允许有人破坏徐家小姐成为燕王继妃,包括她的子女。

谢氏是什么想法,徐妙锦不在意,因为她知道谢氏改变不了结果,能改变结果的只有朱元璋!

由于朱棣还没有出妻孝,就算要续弦,还得等上三个月,所以徐家的暗流涌动并不明显,相比徐家,春和宫(东宫)的暗流涌动更凶险。

太子妃常氏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真会为朱标纳妾,且一纳还是两个,家世还都不差,这让常氏怎么不忧心。

另一边太子次妃吕氏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她已经有朱允炆了,但谁嫌儿子多啊。且从去年起,朱标就不怎么进她的房了,俨然一副厌弃她的架势。

这让吕氏如何甘心,明明之前朱标挺喜欢她的,怎么就……所以她一直在想办法讨好朱标。这陡然间多了两个有牌面的竞争对手,且家世都比她好,吕氏心里也不由有些慌乱。

李氏和邓氏还没入春和宫,就被常氏和吕氏给盯上了,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做到朱元璋想要她们做到的事情——为朱标开枝散叶。

当然,朱元璋也不完全指望她们两个,今年是选秀年,朱元璋准备再选几个给朱标,然后就被徐妙锦dis了。

【咱能理解你想要多几个选项,但你知道选秀对于国家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吗?】徐妙锦道,【咱先不谈人权的问题,单说这多花钱,你为了能选到真正美丽的女子还派‘担水人’去民间卧底,卧底不花钱啊!】

朱元璋振振有词道:【钱挣来不就是用来花的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想过一个问题吗?】徐妙锦问道,【你怎么保证这些人眼里的美人一定是美人?先不说审美的问题,咱就说地方官员不会勾结担水人私自截留吗?不会因此发现民间美女多从而背着朝廷多次收刮吗?不会因为其父母不想女儿入宫而敲诈吗?】

朱元璋选择闭麦,因为他没法保证。

【所以说为什么要选秀呢?】徐妙锦道,【我不理解。】

八卦系统冒泡道:【选秀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满足帝王私欲,二,解决宗室婚事,三,补充后宫杂役。当然这更多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政治分赃就是。】

【说到底还是有利可图,】徐妙锦叹息道,【不过能在不开历史倒车玩陪葬的同时,让她们不老死在宫里吗?】

【你的意思是到一定年纪放出宫吗?】朱标问道。

【是的,】徐妙锦道,【清康熙规定宫女年过三十岁者遣出,雍正规定宫女年至二十五岁俱令出宫。这一来加大宫妃收买宫人的成本,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增大了嫔妃搞事的成本。二来避免了宫廷老龄化,精简人员的同时减少了养老支出,使得宫廷更具有活力和纪律。三来降低了管理成本,人少总是容易管理嘛。】

【且这些宫女出宫后可以另行嫁娶,还能去各大世家当教养妈妈,不比老死宫中对国家更有利吗?】徐妙锦不解道。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道:【似乎有一点道理,但这样会增加选秀次数及其成本不是吗?】

【不会吧,每隔三年选十人进宫放十人出宫,不就打平了吗?】徐妙锦挠头道,【至于中间不小心没了……可以临时补充嘛。】

【好像有点道理,】朱标道,【后人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自古以来好像没有出宫的先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