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朱棣在目送她离开,看到徐妙锦眼中的惋惜时,心里闪过一丝疑惑,她在惋惜什么?什么值得她惋惜?难道李茂是个好人?
徐允恭见朱棣盯着徐妙锦的背影发呆,心里那叫一个火气大,霍霍了一个还不够是吧!还想要霍霍第二个吗?那去霍霍谢氏的女儿啊,别来霍霍他家三娘!
作为没少跟着上战场的藩王,朱棣很敏锐的捕捉到了徐允恭发出的杀气,瞅了眼徐允恭充满怒火大双眼后,朱棣果断的将目光从徐妙锦身上收了回来,专心思考如何处理几个孩子打架的事情。
徐允恭见状也收敛了心神,不再想别的。
另一边朱元璋听说朱高炽和人打架时也很诧异,因为在他心里朱高炽是不会打架的。
为了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朱元璋果断的拉着马皇后一起去了偏厅。
可怜的李善长啊,原本想替孙子出头的心在接连遇到朱标、朱棣和朱元璋后彻底打消了,他真没想到几个孩子为了糕点闹矛盾的事情能引来朱元璋……
坐在张氏边上逗朱月贵的徐妙锦听到八卦系统描述李善长见到朱元璋时的表情不由笑出了声,惹得张氏不解的看向了徐妙锦。
徐妙锦见状只能道:“我听大哥说陛下今日也来了,想着若是陛下会如何判今日的事。”
张氏听到这,心也沉了下来,虽然她并不认为自己儿子做错了,但韩国公定不会这么想,他只会将锅甩到徐钦身上,而朱元璋极为信任韩国公……
想到着,张氏不免忧心道:“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三娘,你说陛下会怎么判。”
徐妙锦低眉道:“怎么判,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呗,就凭李茂说话的口气,够他死一百回的了。”
张氏……有那么吓人吗?
“别担心,”徐妙锦一边接过三七递过来的手帕为朱月贵擦嘴,一边道,“爹在陛下心里的地位不低于韩国公,现下爹正领兵对战北元,陛下不会让我们寒心的。”
张氏叹了口气道:“也只能这样想了。”
如徐妙锦所料,当朱元璋听到李茂叫嚣着要杀朱高炽时,脸立即拉了下来,先不说朱高炽未来会怎样,单说他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元璋就听不得别人对朱高炽喊打喊杀。
李茂这下算是撞到铁板上了。
再加上朱元璋本就讨厌官宦子弟仗着家里的势力践踏百姓、草菅人命……李茂虽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做这些事情,但就从他的态度上来看,就算没做过,也没少看长辈做,人是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事情的。
所以朱元璋单凭李茂的态度就断定此子不可留,但朱标认为不能单凭感觉断案,非要让人去查。
李善长:别,我、我认,别查,求放过!
但朱元璋好不容易抓到一次他的把柄,怎么可能不查,一世英明的李善长就这样败在了自己孙子手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就这次打架事件,朱元璋选择各打五十大板,三人互相认个错就行。
有了朱元璋的插手,之前徐允恭和朱棣商量的对策一个都没派上用场,也不知道算好还是不好。
好在徐钦和朱高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晚上用膳时,徐钦还有心情和朱高炽抢吃的,张氏见状总算放下了心。
晚上就寝时,张氏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母亲有意让哪位妹妹做燕王妃?”
徐允恭不着痕迹的皱眉道:“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今日我见燕王府的几位小殿下对三娘的态度都不错,”张氏道,“我在想燕王是不是有意三娘……”
徐允恭想起今天下午遇到两人时,朱棣对徐妙锦的态度暧昧,而徐妙锦也不排斥的样子……想到这,徐允恭伸手揉了揉太阳穴道:“这事你别插手,到底谁能成为燕王妃,得看宫里的态度。”
张氏见状有心想要徐允恭帮徐妙锦一把,但看徐允恭态度坚决,也就没说出口。
要张氏说,她宁愿徐妙锦当燕王妃也不愿意谢氏的女儿当燕王妃,许是因为她是徐达原配张氏外甥女的原因,徐妙清和徐妙琳总是对她有敌意,虽然那股敌意很弱,但张氏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了。
徐妙锦虽说不偏向谁,但给张氏的观感就是比徐妙清和徐妙琳姐妹好,所以张氏宁愿徐妙锦当燕王妃。
其实徐允恭也是这个态度,他作为原配之子,天然的不喜欢占了他娘位子的谢氏,虽然谢氏嫁给他爹徐达是朱元璋做主的,但徐允恭就是不喜欢谢氏,徐妙锦作为非谢氏子女,徐允恭对她的喜爱天然多过徐妙清和徐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