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徐妙锦没有想到朱元璋会选择按兵不动,她以为朱元璋在得知胡惟庸案的始末后会忍不住大开杀戒,没想到……
就连朱标和朱棣都没有显示出和以往不同的态度,搞的徐妙锦很好奇他们在布局什么,不过徐妙锦没有主动问,自己有几斤几两徐妙锦还是知道的。就自己这个水平,不适合参与进大布局中。所以徐妙锦干脆静观其变。
三天后,朱元璋借口快过年了,将已经就藩的儿子们都喊了回来,秦王等人陆续抵达应天府后,朱元璋就派仪鸾司(锦衣卫前身)的人去各封地调查了。
因为接近年关,徐妙锦等人也被马皇后送回了徐府,为此徐达总算松了口气。
从徐妙锦进宫开始,徐达就一直提着一口气,谁知道徐妙锦这个口无遮拦的会在什么时候得罪朱元璋,进而牵累全家……好在如今朱元璋还用的到徐妙锦,所以他对徐妙锦偶有冒犯的举动并不放在眼里。
当然,这也和朱元璋被迫上了徐妙锦和八卦系统的船有关,自从朱元璋得知自己的眼皮底下出现了系统这么个不稳定因素后,那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直到发现徐妙锦和八卦系统无害后,朱元璋才放下了心。
只是朱元璋放心太早了,徐妙锦和八卦系统无害,不代表别的系统及其宿主无害……
为了提前得知哪些人拥有系统,以及馋八卦系统商城内的东西,朱元璋半被迫半主动的上了徐妙锦和八卦系统的船,自此徐妙锦、徐达以及徐家人的安危都得到了保障,只要八卦系统内的东西依旧吸引朱元璋,朱元璋就不会主动对徐家下手,除非徐家自己作死。
那徐达是会作死的人吗?当然不是。
回到家后的徐妙锦又恢复了咸鱼状态,在群聊内其他人忙的团团转时,她在家整天除了吃了睡,就是睡了吃……其实徐妙锦还是有在努力的,只是她买了初级修真手册后实在没法入门,最后只能躺平等历史偏差值到位后,主系统给自己发洗髓丸了……
倒是琉璃匠们在朱棣的重赏下短短半月就研究出了没有丝毫雾气的透明玻璃,接下来就是调整弧度制作望远镜了。
另一边朱元璋也没有放松对北边的布防,要知道洪武十四年正月,乃尔不花等人就要南下了,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三年的腊月了。
为此朱元璋和徐达过年都没闲着,有了徐妙锦的提前告知,知晓如今北元所在地有着丰富的矿产,两人自然不再满足原有的战果,他们想要尽快将漠南(内蒙)和漠北(外蒙)收入囊中,因此朱元璋决议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不赞同,主要是因为洪武十三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刚发动过第三次北征,年底又来,国库撑不住啊!
然而这一次朱元璋一意孤行,自顾自的定下了北伐部队于洪武十四年正月十六出发。
好些搞不定朱元璋的大臣们选择集体游说朱标,毕竟谁都知道朱元璋最听马皇后和朱标的话,这马皇后在后宫他们不好接触,这朱标就不能放过!
可这次朱标也没以往好说话了,以往朱标听到什么空耗国力、穷兵黩武之类等话时都会有所赞同,可这次……
朱标默默在心里表示,他也想馋那些矿产好吧,要不是财政不允许,他还想同时让朱棣攻打日本呢!海上丝绸之路什么的,朱标想要很久了,当然路上丝绸之路也不能放过,朱标已经在盘算什么时候拿下云南、踹走大理段氏合适了。
可见朱标也被带坏了……
但朝臣们不知道,所以他们一直游说朱标到洪武十四年正月初八,北边传来北元/行中书省(管理军事)平章政事(位同宰相)乃尔不花率兵南下,朝臣们这才闭嘴,转而开始商量如何应对,但……
朱元璋根本不听朝臣们的话,直接让徐达领兵出发了,反正东西已经准备好了,早几天出发也没关系。
洪武十四年正月十日,徐妙锦没心没肺的送走徐达后,转身就在群里道:【爹,多带些百姓回来,那些男的不愿意跟着回来没关系,女的一定要带回来!】
【徐达:为什么?】
【朱元璋:为什么?】
【徐妙锦:两个男的能生出孩子?】
【朱棣:……你心可真黑。】
【徐妙锦:(捏拳)我这是为了解放广大妇女!】
【徐达:知道了,适龄少女是吧!】
【徐妙锦:不是啊,只要是女的都带回来,年纪偏大的还可以送去学纺织嘛,年纪小的可以先培养,只要她们心向大明,她们的孩子一般也会心向大明,别小看女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