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啥?】
【系统:你说望远镜吧,望远镜的原理和显微镜有些相似,望远镜要简单些,只要用两个一大一小的凸透镜外加一个筒身就可以了,凸透镜是指中间厚两边薄的玻璃镜片,唔,将一个东西放大5-8倍不难,用在军事上那真是……】
徐妙锦补充道:【一个普通的望远镜基本上能看到一两百米外的人,爹,喜欢吗?】
徐达和朱棣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朱棣:爹,我要这个!】
【朱元璋:准了,找谁负责研发比较好呢?】
【系统:可以让周王负责,他在被贬云南后研究起了植物,领头编写了《救荒本草》、《普济方》、《袖珍方》,其中《救荒本草》中记录了三百种常见的、可食用的野菜,《普济方》总结明以前医疗经验,除了博引历代医书外,并兼收其他传记、杂说,以及道藏佛书等有关记载,可谓是集方书之大成,《袖珍方》共录方3077首,每方皆注明出处。选方严谨,方论结合,切合实用。】
朱元璋楞了一下,说实在,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能有这样的能耐,想了想,回道:【那就让他负责吧。】
马皇后也表示赞同,作为第一个被废的藩王,早早离开权力中心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朱标和朱棣都此都没有意见,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朱标:说回之前的话题,科学是什么?】
【系统: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徐妙锦:比如地球是圆的,比如水是流动的,比如……】
【朱标:等等,你说的地球是我们脚下的大地吗?它怎么可能是圆的?】
【徐妙锦:系统,来个太空航拍图。】
【系统:好嘞,这张是后世人类登上月球后拍摄的地球图,防杠,拍照的是探测器。】
朱元璋/马皇后/徐达/朱标/朱棣震惊的看着照片,没办法,谁让这个时候的人普遍认为天圆地方呢!
【朱棣:不是,那我为什么没掉下去。】
【徐妙锦:因为地球有引力,因为从小就受到引力的影响所以没有感觉到而已,正是因为地球有引力,才有了人类。】
【朱标:?求解释!】
【徐妙锦:人是需要呼吸空气才能活的,地球上之所以有空气,就是因为地球引力将空气吸住了,但不是每个星球都有这个待遇的,比如月球的引力就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上没有空气,据我所知月球上没有生物。】
【马皇后:那桂树、玉兔、嫦娥、吴刚……】
【徐妙锦:这些统统没有,月球就是一个满是坑的星球而已,系统上图,不过,我们将载人飞船称为神州,将空间实验室称为天宫,将绕月卫星称为嫦娥,将往返地球和天宫的运货飞船称为天舟,将月球探测车称为玉兔,将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探测器搭建起通信桥梁的中继星称为鹊桥。】
【朱标:真浪漫!】
【朱棣:你们怎么上的月球,我可以吗?】
【徐妙锦:你想太多了,你连蒸汽机都没有就想上太空,做梦吧,就算现在开始发展工业,没个三四百年根本不可能!】
【系统:不过月球上倒是有一个你们认识的人,还和你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朱元璋:谁?】
【系统:陶广义,朱元璋还是吴王时,他率一干弟子献火神器技艺,并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为“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并为此献出了生命,因此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了万户。】
【朱元璋:……想法不错,但拿自己当实验品,是不是草率了一些……】
【朱标:爹,喊他来应天府制作火器吧。】
【朱元璋:你看着办就是。】
【系统:距离他上天还有十年,不急。】
【朱元璋:……】
【朱标:咳咳,你们后世每个人都要学那么深奥的科学吗?】
【徐妙锦:不是啊,简单了解即可,虽然这么说,但从小学学到高中,内容也不少就是了,比如说物理的牛顿三大定律,电与磁,化学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生物的遗传学,地理的气候学……总之不少,且不简单,大明估计没几个人行,毕竟学八股的都是文科生,光是算学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徐达:不是,怎么说来说去都和我无关啊,你们后世不打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