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苏茵冒头,苏华成绩被戳破,苏二婶颇有光彩被抢走的危机感。
这回却好了,苏华又给她长回了脸。
她颇得意,对着苏二伯挤眉弄眼,“看吧,还真别不认,就是小子强。”
苏二伯是不爱说话的寡言性格,听了这话也不吭声,但看神色,是很赞同的。
苏芬正在屋里扫地,听着苏二婶和苏二伯有一搭没一搭畅想着未来,心中莫名气闷,收拾了课本钻出二房去了三房。
“茵茵姐。”她坐上苏茵为她垫高的椅子后,趴在了桌上。
苏茵看出她的失落,有些疑惑,“这是怎么了,嘴都挂瓶壶了?”
苏芬便将房内听到的说出来,她年纪还太小,哪怕从生活点滴感受到父母的偏心并为此受伤,却难以理解为什么父母会如此。
在她看来,她哥苏华懒散不爱干活,不疼妹妹,也不爱读书,根本没什么长处,苏二婶苏二伯却一心都在她哥身上,她勤快努力,到她妈苏二婶嘴里却永远是轻飘飘撇撇嘴的一句‘丫头片子’。
她曾经偷偷照着镜子比对二房人的五官,她的眼睛像苏二伯,她的嘴巴像苏二婶,她是亲生的,不是捡来的。
但她更不解,更难受,她不明白为什么只因男女之别,同样的血脉就有了不同的境遇。
苏茵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
重男轻女,这四个字浸透了多少女孩的血泪?书中的苏茵是极其幸运的,才能拥有一对爱她的父母,她也是幸运的,才成了苏茵而不是其他人。
可是除了她,太多的人家,特别是农村地区,苏芬这样的才是常态。
……
苏芬调整好心情后,翻开课本开始看书,苏茵也拿出笔记本准备涂画构图。
一时画不下去。
因了苏芬的倾诉,苏茵终于解惑,苏二婶瞅她时为什么会是得意的眼神。
儿子有何优势?在农村里有力气,有震慑,可女儿才有敷衍后代的能力。
婚恋结构,却又将女儿们牢牢地困在了被动位置。
养儿子的家庭,可以通过婚恋薅养女儿家的羊毛。
哪怕付出了彩礼,可那是带回了一个成年劳动力和往后大概率不止一个的血脉子息。
长久下来,谁不知养儿子划算?才一个个卯足了劲抢生儿,却没人想为女儿争,让她能留在家中,换别人儿子上门来。
……
想到婚恋,不免想到原书《替身爱人》的剧情,苏茵能肯定自己不会和楚嘉博纠缠,却还不清楚未来到底会走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