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等你回家 > 第94章 查干淖尔

第94章 查干淖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将近下午一点,火车到达了松原火车站。

任飘飘早就从网上寻得了一处好吃的去处---查干湖鱼馆1号店。淳于溷师徒和那帮子大学生就溜溜达达的,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那个珍羞美味之地。

店老板见,一老头带着一大帮子正值年轻的“饮食男女”,涌进店来,脸上乐开了花,笑盈盈地引他们上了二楼的一个大包间,并特地推荐自己的看家菜---查干湖全鱼宴。

淳于溷点头同意,大学生们欢呼雀跃。

看到青年人急不可耐的表情,老板吩咐服务员,赶紧通知后厨,快一点儿上菜。

了知他们是一群大学生,老板便饶有兴趣地解说道: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这个湖泊,大部分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带。严格的说,它属于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

这一带,江流泡沼星罗棋布,银鱼穿梭,水草肥美,雁鸭栖集。沿岸林木蓊郁,田野芳草葳蕤,风景如画。是辽、金、元几代帝王巡幸游乐的渔猎之地。

查干湖不仅风光如画,而且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历史上,辽太祖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辽圣宗至天祚帝七代王朝,都到此进行‘春捺钵’活动,也就是游猎。其中,冬天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如今,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上冬捕衍生出来的全鱼宴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干湖全鱼宴之所以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当地人炒作出来的,而是世代居住在周边的人们,善于制作各种以鱼为主料的菜肴。加之制作所用的鱼类全、菜样多,所以才称为‘全鱼宴’。

当然,其制作技艺是伴随着当地的渔业生产而发生、发展,是属辽金遗风中的民间技艺之一,因此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家的全鱼宴,是前郭尔罗斯人根据查干湖野生鱼为主料,经炖、煎、炸、爆、剒等独特的厨艺加工,用小仅几公分长,大至十几斤重的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查干湖野生鲜鱼做成冷、热、生、熟俱备,软、嫩、酥、脆俱全,香、甜、麻、辣俱有的丰盛宴席。

我家的全鱼宴,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又有着极为厚重的文化传承。并按季节的不同,所选用鲜鱼的种类、数量也不尽相同,但四季口味却都不失鲜美……”

正说得起劲,就听门轻轻地响了三下,老板道:“上菜啰!”

接着,门一开,一股诱人的香气,就扑鼻而来。只见服务生们鱼贯而入,双手捧着的菜肴,更像是“大鱼小鱼落玉盘”。

盘子一落桌,还很难看出鱼之大小。但从照片中,看赵薇薇接盘,从她的手做陪衬时,就很容易分辨了,最大的胖头鱼足有半米长、十几斤,草鱼、鲤鱼也均不算小。

从卖相上看,虽比不上南方菜的精致,但闻其浓郁的鲜香味就令人垂涎三尺。

老板指着菜品对大家说:“查干湖的全鱼宴,不仅全面继承了辽金遗风,也吸收了现代美食的技巧。而且还极富有地方特点、蕴含民族特色、极具大众口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能够代表吉林美食、甚至东北美食的地方传统名宴。大家请慢用!我就不打扰大家了。”说罢,老板就退出了房间。

女服务员问:喝什么酒?

看着墙角酒柜上的白酒,以及旁边成箱的啤酒,周同学问:“淳于先生,您老想喝点儿什么?”

淳于溷一捋胡须,笑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服务员从酒柜里拿出了一瓶“杜康老窖”,打开;周同学抢过来,亲自为淳于溷满上,嘴上说着:“我听飘飘说,您老的《短歌行》,可谓一绝?”

淳于溷谦虚道:“也只是喝大了,吼上几嗓子,没有什么绝不绝的!”

周同学又说:“那,一会儿,酒足饭饱之后,可要让我们一饱耳福。”

“行啊!”见周同学也随其他同学一样,拿起了“长春啤酒”,给自己倒上,淳于溷便问:“你们东北人,不是喜欢喝白酒么?”

周同学说:“我陪着同学,喝啤的吧!”

“不行!”任飘飘抢话道,“今天,所有的山东人和东北人,都要喝白的。”

老王同学就问:“你,也喝白酒?”

任飘飘说:“我喝,怎么啦?!”

老王同学为难道:“薇薇和你我就算了吧!”

任飘飘问:“为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