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等你回家 > 第56章 歌以咏志

第56章 歌以咏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淳于溷替着那些词人解释说:“可能是,《经典咏流传》【1】的演唱者,觉得古人的诗词,用字太少,演唱起来,意犹未尽,便又加上了一些……”

白胡子老头道:“我虽然是蒙古族人,对古诗词研究不深。但我们蒙古曾有一句古话,就是,蒙古族在马背上驮着两件宝---‘一头是民歌,另一头是谚语’。而这两样东西,往往又是可以结合在一起来演唱的。

你想,谚语多精炼,为什么都能拿来唱?所以说,‘言不尽意’才是歌曲的最高境界,否则,就是画蛇添足。”

淳于溷问:“那么,这仅仅四句《敕勒歌》,老先生准备怎么来演唱?”

白胡子老头道:“刚才先生的演绎,就恰到好处!正在我拉到第三遍曲子的时候,这时候,我的情绪最是高亢,真想说点什么,可又不知如何表达,您的一曲高歌,可真真地恰如其分!为这首曲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淳于溷说:“您老的意思是,把歌词放在最后来唱?”

“是啊,”白胡子老头道,“音乐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能融化沧桑与烦恼,每个旋律,每个音符,都像是一个舞动的精灵……

也就是说,最好的曲子,是不需要加词的,比方说《二泉映月》,因为,没有一首词与之相配;

再次的曲子,只有一个“啊”字,比方说《莫尔德颂歌》,哪怕再多加一个字,都会破坏它的意境。

最次的歌曲,才是民歌。古代的民歌都是采用‘四句子’的形式,就像古诗词,大都四句。

四句就足够了。

因为这四句歌词,就已经为这首歌曲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其中,一、二句常常是呼应或并置,第三句出现一些变化的因素,第四句则具有收拢性质。

如此以来,什么样的心情还说不明白?什么样的事情,还表达不清楚呢?难道非要像现在的歌词那样,跟嚼蛆似的---‘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任飘飘忍不住地问:“那么,老‘偶五格’[蒙古语:爷爷],俺师父为你配的这首《敕勒歌》,您究竟要,还是不要?”

白胡子老头说:“当然要了!它俩是天作之合,干嘛不要?再说了,一首曲子,就算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神曲,若不填上合适的词,让歌唱家来演唱,也不可能流传下去……”

任飘飘问:“那,您准备怎么来演唱这仅仅的四句歌词?”

白胡子道:“你们看,我的这首曲子,空灵幽冥,心思到不了的地方,只要用琴声来慰籍滋养,就可以了。也就说,刚开始,不用唱,等到我奏到第三遍曲子时,也就是你们歌者说的第三段,此时,你们才开始唱,就像一个人走到了一个绝妙的佳境,却走不了了,那么,脚步到不了的地方,只能用这27个字去瞭望……”

任飘飘又说:“听您说的这么玄乎,可是恁这儿有像我师父这样的天才么?”

白胡子却并不回答任飘飘的问话,却道:“哦,对啦,我是敕勒川草原文化的艺术总监,这东西两个‘敕勒川’,都归我管。这样,我准备就用你填词的这首《敕勒歌》作为两个园区的主题歌,我明天就把这个想法报上去,一定会批的。我会为你申请10万元的奖励金,淳于先生可不要嫌少……”

“哎呀呀,《敕勒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我怎能占为己有?奖金之事,是万万不能要的!”

看着淳于溷一个劲地推辞,任飘飘忙说:“在我们农村,若是给人家说成一合媒,都能挣他个三瓜俩枣的,何况,师父说的是千年的姻缘!我觉得,这10 万块的茶钱[指谢媒钱],一点儿也不多!”

白胡子老头笑笑,没有作答。

淳于溷却还在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呀!”

任飘飘道:“您不是还要去看望夹包哥的老母亲么?反正,我这里可没钱了。上个月的提成,还没到账呢!”

正说着,任飘飘那不争气的肚子又嘀哩咕噜地叫了起来,“哎呀,老‘偶五格’,在我们山东,每当说成一合媒,不但要给给钱,还要领着媒人吃顿好吃的呢!在你们蒙古,也应该有这个礼节吧?!”

白胡子老头高兴地起身,说道:“有!有!呼很[小姑娘],你想吃什么?爷爷请客。”

“你先别请客了,”任飘飘问,“刚才,您老称呼我什么?”

王奕博在一旁道:“呼恨,难道你没听清?”

任飘飘说:“听是听清楚了,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王奕博解释道:“这‘呼恨’的意思是说,你任飘飘是来到‘呼和浩特’,最‘可恨’的一个人。”

众人被淳于溷的这俩徒弟逗得哈哈大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