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等你回家 > 第26章 江头江尾

第26章 江头江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任飘飘道:“没你的话,我们不必买!快,打钱吧!”

淳于溷说:“奕博哪里有钱,飘飘,你先订上,过会儿,我把钱转给你。”

吃过饭,淳于溷道:“走,去‘汾河景区’,练练嗓。”

王奕博有点懒塌,便问:“在家里练,不行么?”

淳于溷说:“就你这屋里,这味道,能张开嘴么?”

王奕博尴尬地笑笑,“男人宿舍,我这算好的了。”

三人来到了离“南中环大桥”,只有几步之遥的“太原汾河风景区”。他们找了块阴凉地坐了下来。

淳于溷拿出了吉他,任飘飘支好了直播。

淳于溷道:“飘飘呀,这学唱、练声,就不要直播了吧!”

任飘飘说:“说不定,学唱,更能卖钱!”

“卖钱,也不在这一时,”淳于溷道,“关掉,关掉,先用心学习。”

任飘飘关掉了直播,回到师父的跟前坐下,问道:“师父,您先教我们唱什么?”

淳于溷望着脚下那汤汤不绝的汾河水,不禁思绪万千……他想起了,离别多日的爱人,便喃喃道:“我教你们唱一首,最深情的《卜算子》吧----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任飘飘问:“爱情歌曲?”

“是啊,”淳于溷说,“男女对唱,不唱爱情歌曲,能唱什么?”

任飘飘:“谁跟他有爱情?!”

王奕博:“我跟你也没有!”

“那就一拍两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淳于溷道,“唱歌,唱歌,都是演戏,你们还当真了?”

任飘飘:“可是,师父,他这岁数,都可以做我爸爸了,再与我唱一些‘你情我爱’的歌曲,您觉得合适么?”

淳于溷:“网上,不是有父女俩一起唱情歌的网红么?”

任飘飘:“要不,咱俩唱?”

淳于溷:“我的年纪,不是比奕博更大么?”

任飘飘:“可是,师父你长得好看呀!”

“行了,行了,别啰嗦了!”淳于溷说,“古诗词,是很难唱好的。若是想把古诗词唱的娓娓动听,你就必须先理解诗词的准确含义;理解了诗词的意思,你才可能通过声音,来表达出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了,每一句诗词所表达的心情,就可以在歌唱中注重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运用细腻的抑扬顿挫和音调的变化,使诗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和生动。”

淳于溷先朗诵了一遍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然后说:“北宋崇宁年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当涂县。

他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了。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她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时……黄庭坚,知道是谁吗?”

徒弟俩摇了摇头。

淳于溷说:“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大书法家,大诗人,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黄庭坚见到杨姝时,也就像飘飘这般年级。十三岁的杨姝,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此曲,正触动了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适合杨姝弹唱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着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他的心中涌起了万般柔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说罢,他的手指一划,清脆的琴声随之流出,又道:“我用王洛宾【1】的一首曲子,来演绎这首词----”

[歌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淳于溷又让任飘飘唱一遍。任飘飘站起来唱道:

[女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随后,三人又合唱了一遍词的下阙:

[合唱]“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间奏过后,淳于溷就让王奕博和任飘飘对唱:

[男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女声]“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合唱]“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