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衍昭已经掌握了“没关系”三个字的古代平替:“无碍。”
眼看一场风波就要过去,谢家女郎忽然仰头,声音清澈:“妾听闻,陛下强留大将军……”
崔衍昭:“?”
最近建康传起了流言,说陛下与大将军情非一般,又是留宿大将军府,又是时不时召幸大将军。
连谢云织都有所耳闻。
她这次准备了治国九策不说,还想顺便劝谏陛下不要过度沉迷大将军。
如果陛下一直把大将军留在建康,国家还用谁北伐?
她决定当众点明此事,让陛下在大众的压力下不得不放手。
可陛下竟生得这样美……
那还是给陛下留点面子吧,换个方式建议。
谢云织心里想着,姿态含蓄了几分,改口道:“妾在闺中便听闻陛下风仪非凡,如今方知传言非虚。”
崔衍昭:“……”
别以为他没听到上一句。
如果王适安愿意跟他营销帝后情就算了,但是王适安不愿意,他决定澄清:“强留之事子虚乌有,朕与大将军系君臣之义。”
但是似乎没多少人在乎他的澄清。
谢珉用羽扇的扇面抵着谢云织胳膊,小声催促:“快回去,快回去!”
崔衍昭:“……”
好像又听到王适安冷哼了。
登上设好的祭坛,崔衍昭展开册文,当众宣读。
册文一眼看不到头,还好他经过几天临时抱佛脚,已经完全背了下来,就算没有册文都能继续,所以一点也不慌。
宣读完毕,群臣焚烧祭祀所用的玉帛,不能焚烧的熟食则埋入地下。
崔衍昭把放在祭祀桌案上的谥宝拿起,重新揣在手里。
等回宫后还要在百官陪同下将它放进太庙。
他无意中和王适安对上视线,王适安面色冷漠地转向别处,并不多看他。
崔衍昭有些莫名其妙。
*
天近傍晚。
崔衍昭从太庙踱回日常住宿的太极东殿,路上看见王适安站在东殿外头,身上萦绕危险和压抑的气息,视线凝望着殿门,似乎要透过它看到里面的情景。
还是溜达一圈再过来吧。崔衍昭毫不犹豫地换了方向。
“陛下。”王适安发现了他。
崔衍昭默默地转回来,但还是和王适安保持了些许距离:“天色已晚,大将军如若有事,明天禀报也不迟。”
王适安:“事关重大,臣欲与陛下夜谈。”
崔衍昭本来想直接拒绝,但是发现王适安的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郑重。
回想一下,好像是路上遇到的那个姑娘说他强留王适安后,王适安情绪就一直不对劲。
王适安不会又想北伐吧?
王适安若下定了决心,他是无力阻拦的,所以确实得赶紧打消王适安的想法。
崔衍昭:“随朕……”
出口两个字,他还是多问了一句:“是国事?”
王适安有些奇怪地扫了崔衍昭一眼:“自然。”
崔衍昭被看得有点尴尬。
也是哈,王适安以前对他那样可能就是图刺激,追求刺激完了就回归正常。
他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一面就彻底否定一个人。
崔衍昭率先进入。
过不了多久,宫人就会过来点灯沏茶。
王适安:“说起来,陛下还未立后。”
崔衍昭:“嗯,是啊。”
上次说让王适安当,王适安还拒绝了。
虽然不拒绝也不太可能实现。
王适安:“王、谢之女,出身高贵,才识广博,雅量高致。”
崔衍昭理解了一下,豁然开朗。
想高娶,争取妻子母家支持,这个他懂。
而且牵红线他还没干过,一提还有点跃跃欲试。
“大将军想娶王谢的女子?那朕明日召王清和谢珉进宫,替大将军询问一番。”
南渡士族里最显赫的是王谢袁萧,这里面子弟出仕最多、人脉最广的则数王谢两家。
王适安冷笑:“是陛下要娶。”
崔衍昭:“啊?”
“前四朝多以王谢女子为后。陛下如今后位空悬,不久就会有王谢女子入宫,”王适安捏住桌上摆放的茶杯,姿态看似随意,“请问陛下是否会立其为后?”
没想到王适安也能这么八卦。
崔衍昭有些无语:“这和国事有关系吗?”
王适安凝眉不语。
王适安这次没提北伐的事,省了劝说的麻烦。崔衍昭松一口气,起身道:“没什么事就回去休息吧。”
但是才站起来,就又被拉着下去。因为力来自王适安,他直接跪在了王适安的直裰衣摆上,手不小心按住王适安大腿。
偏烫的触感让崔衍昭立刻拿开了手,“火有点旺,额……注意节制。”
王适安紧拥住他,闻到崔衍昭身上常带的清香,低声笑道:“是啊,火气旺,正需要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