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灵界治疗师 > 第15章 第3章 底是顶

第15章 第3章 底是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章底是顶

沿着山路下去,水声不断,瀑布流水潺潺。沿路的路牌,再次指向“孙中山游泳处”。

看来今天必经“孙中山游泳处”了。不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兜兜转转还是要到此一遊。水声在山中越来越大,想必不远处必定有瀑布。果然,远远就看到了一个瀑布从山林中涌出。

这个瀑布水流并不急,水量却算是多的。流水在大瀑布底部汇聚,水流令这里汇聚成为山溪里的一个水潭。水潭深浅不一,水淹过水潭之后又沿着山路向山下流淌。瀑布发出隆隆的水声,水花碎碎的飞溅,距离瀑布还有一段距离就可以感受到水的湿气。

大概因为可以戏水的关系,瀑布旁边聚集了不少的游客。

清凉的风带着水汽吹过来,的确很是怡人。这里是下山的必经之路,我们看到沿着瀑布的另一边是另外一条山路。这条山路就是刚才我们在分岔路见到的下山之路。原来只要是要下山,无论选哪条路,兜兜转转都必定经过这里。

孙中山虽然是国父,但游泳的地方也不见得很特别。或许这个地方只是因为他曾经游玩而出名吧。这里的水深浅不一,靠山边的地方很浅,往瀑布的地方则比较深。水虽然清澈,但因为山石上有青苔,加上水深则黑,越靠瀑布处,水底越无法看得清。

此时是10月,天气算不得凉,但却没有看到有人在游泳。瀑布旁有洗手间、更衣室,想必平常都会有人在此游泳吧。而且这里明显是允许游泳的,为何今天没有人游泳?没有人游泳,水就洁净,就能让人感受到本有的磁场。

不知道为何,我站在此处心中总是有点不安。拍了两张瀑布的照片之后,就离开了。这就是孙中山游泳的地方,我却没有特别想逗留的意思。

山中若然无风就会特别焗、热,让人满身是汗。瀑布因为有水汽,四处都潮湿,湿气带着潮,让人感到丝丝寒意。身体热,毛孔自然扩张,这样一冷一热最容易受寒。

寒湿气是癸水,身体受寒就是癸水入侵身体,继而滋生病菌。因此,在山中游泳,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山中寒动,山泉水特别冷,除非体质特别燥热,否则很容易受寒。特别是晚上,在山中游泳更是大忌。

我能感受到湿气、水雾在四周蔓延,向我们包围过来。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似乎再留下也没什么意义。我对先生说道:“这里太潮湿、湿气太重,不宜久留,我们还是赶快走吧。”

回家之后,先生匆匆出门,去帮朋友处理后事。

此行,本来是去看“舍利子”的,结果也没看到,似乎是一无所获。但心中总觉得,冥冥之中,是有些东西在向我揭示,等待我的探索。我想了一下,仍旧没有头绪,随手翻开鼎顶山的介绍。其中有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鼎顶山名字的来历。

鼎顶山的名字是有来历的,它的形态像一个倒转的鼎。鼎顶山的山顶是一个湖,这个湖其实是鼎的底部。一个倒转了的鼎?这就是说,底是在顶部,现在的鼎顶其实是底部才对。

低=顶,顶才是底,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逆修”吗?

奇怪,为什么这个鼎会倒转?我再仔细看了看介绍,内面再没有其他的资料说明。

“鼎”在我脑海中浮现的感觉是巨大而结实的器具,是古时候用作盛肉、酒的器具。鼎的是古代器皿,要盛载物件,里面是空的。那么鼎顶山是否也如同一个鼎,山体内是空的呢?一个倒转的鼎,鼎内里是不是空的?还是,鼎内罩住了某些东西?

倒转的鼎——这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五指山的感觉。难道这座山盖住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与孙中山、舍利子有关吗?跟紫河车又有关吗?

我再次在脑海中搜索了与这些事情有关的资料,仍旧无法将它们彼此相连。看来,必须再找个时间好好游一游、探一探鼎顶山。于是这事就先放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