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过半,众人脸上明显有了疲倦,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走下去,估计天都要黑了。
经过一片密林时,乔安临时决定停留歇息,扯住了手上的套绳,“各位天色也不早了,咱们就在这里将就过一晚吧。”
赵家村和黑市的人闻声而动。
刘宝丫俩夫妇也远远跟在后头,默不作声。
随行的小厮则把目光都投向杨正风,比起露宿野外,天为罗盖地为毯,他们更想到客栈里安心睡上一觉。
可惜,期盼落了空。
古树下。
乔安先行下驴,其他人紧随其后。
卸下板车的毛驴,舒服地动弹了下四肢,没管住脚走远了,就被人牢牢捆在树头,失了自由。
丢下一把草之后无情走开。
气死驴踹到树上。
出城前买的烧饼,如今拔凉变得干巴巴,乔安不死心掰下吃了几口,味同嚼蜡,腮帮子都疼了,差点以为自己把石头塞进嘴里。
懂得察言观色的赵青,便把背篓里的家什一一摆了出来,烧开一罐子水。
原本他跟其他汉子一样,活得糙,根本管不上干净还是脏,手往河里一舀,就喝进肚子里。
只不过有回他们到养着鸭子的小水潭取水,东家实在看不过眼,担心喝出问题,便定下了喝水前先煮沸的规矩。
大家疑惑不已,却也照着做了。
刚开始还适应不来,还是自己主动揽过活,才坚持了下来。
稍作歇息后。
大家合力对方圆一里进行地毯式搜查,处处是风平浪静。
于是,乔安便提议留下大半的人看护货物,剩下的人跟着进林子,揣上几个煮水的陶罐,要是幸运找到水源,打上几只猎物,怎么着也能喝上一口热汤。
起码比干吃烧饼好。
果然不出所料,越深入林子,流水声越明显。
侧耳辨认出方向,众人马不停蹄朝着水声走去。
最后到了一片空阔的草地。
放眼望去,河水蜿蜒穿过绿意,草香混杂着花香,淡淡幽幽,这让大伙紧绷了一路的脸,不由得放松下来,尤其是周遭平坦无遮挡,有没有藏人一目了然。
乔安在岸边观察了好一阵子,鲜少见到野物的脚印。
不免有些失落。
还是平州的大山资源丰富,野鸡野兔随处可见,天天吃肉,都不成问题。
随行而来的众人:......
你的世界我的世界好像不一样。
不过,大家顾不上羡慕了,如今已入秋,夜里有些凉意,所以要赶天黑之前囤上一批干柴,点起火取暖才行,不然第二日醒来头昏脑胀,就遭罪了。
乔安则蹲在河边,把陶罐一个个装满,突然见到有阴影从手下游过,眼神一亮,连罐子沉到河底也没空管。
只见一条巴掌大的鱼儿在水里游动,对周遭的危险毫不知情,甚至主动蹭过乔安的手。
见状,乔安一把捏住,可惜只抓到一巴掌水,鱼早就跑没影了,这河流动不算急,不过鱼小身体又滑溜溜,徒手很难抓到。
乔安盯着时不时游过的身影蠢蠢欲动,左顾右盼,却找不到趁手的工具。
便决定折返回去,她记得外祖父在客栈没喝够,又买了几坛酒带回家,担心半路磕破特意编了竹箩子套住。
借来用来,应该问题不大吧。
~
毕竟是在野外,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杨正风始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怕是在跟乔爹聊家常,也没放松警惕。
所以,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林子里有人出来。
瞧见只有外孙女的身影,他心里咯噔一声,快步走在她跟前,“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就只有你一个人回来。”
在场的人听见,眼光也紧张锁定乔安。
乔安手握拳头,咳了两声。
总不好坦白是自己嘴馋,跑回来拿竹箩逮鱼吧。
见乔安一声不吭,小厮们靠在一团,惶恐发问,“少东家,林子里头该不会真有危险吧,其他人现在怎么样了,我们是不是继续赶路,找个客栈歇脚比较好?”
头一回出来,他们不想把性命交代在此地。
乔安不得不解释了一两句,暂时安抚了几人,转过头就跟外祖父提出要借用工具捉鱼。
杨正风眼里流露出疑惑之色,他行囊里就只有三套衣服,其余都没带,哪里来的捉鱼工具?
乔安:“就是酒坛子上的竹箩,那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