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暧昧过线 > 第20章 状态

第20章 状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今鸢发誓自己真的不是爱抬杠怼人的性格,但是跟这人说话,怎么就总有一种想要小小阴阳一下的冲动呢?

他还真以为谁都跟他似的把小时候的经历和稚嫩的玩笑话记的那么清楚啊?

但是这话不好当着他面儿说,毕竟人家早认出她,她也确实两年也没想起他是谁。再加他这么一控诉,多少显得她有点儿…渣?

这算吗?

念头刚刚升起,又被她按下。

嗯,不想这些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了,免得被他带歪。

其实校友本质上和一些网络吃瓜群众也没什么差别,她和俞弋不是明星,他们又不是真那么闲,没事干就盯着别人的生活和感情。

这种注视一开始是一种新鲜感,毕竟俞弋在学校多少也算个风云人物。但这种新鲜感并不足以支撑太多人长时间关注他们俩之间的情况。

随着两人分开忙了起来,很多人的注意力也回到了自身,除了极少数个别人仍旧在关心着他们之间的一举一动,但这种几乎不易察觉的关注自然不会给阮今鸢造成太多压力。

她的注意力也回到了生活上,最近老师在课上跟他们聊了一下,想让他们有把握有自信的都去试着冲一下“华夏杯”国际青年设计时装大赛。

这场大赛是由国家服装协会和国际知名时装集团云裳集团联合主办的,每两年一届,今年已经是第四十三界。

学服装设计的学生大概没人不知道这个比赛,它历史悠久含金量极高,追求原创和设计灵魂,向来入围难拿奖更难。

而且他们是全球征稿,无形之中又拔高了参赛门槛。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可以轻而易举让获奖作品得到全球的关注,如果是特别欣赏的设计师,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挖掘人才进行培养。

如今有不少大品牌签约的华人设计师,其实都是从云裳走出去的。

当然,他们也不是傻到专门培养人才为其他品牌做嫁衣,所以后面和云裳解约门槛也一再拔高。就算有品牌头铁硬要从云裳挖人,也得叫他们先狠狠掉块大肉。

不过这样的诱惑,要面临什么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大一的时候完全不具备独立成熟设计的能力,这种消息看一看也就当做没看见过去了,甚至大部分没什么含金量的小比赛他们也没能力投。

而如今,这些话也不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只是那一小批被看好的“尖子生”。甚至于说,其实“尖子生”也不太够格,可万一呢?

万一他们能幸运的杀出重围,哪怕只是入围,也算是将来实习简历里比较好听有底气的一条。不至于临近实习简历上还空空荡荡,一问技能精通,再问奖项全空。

至于精通?精通什么呢?熟练使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

一般几乎就等同于什么都不会了。

可以说多写出个Photoshop都算有本事,可惜不少人是真不会,光是写上面那俩被面试官问起都犹觉得心里发虚。

这两年老师也引导着他们陆续投过一些可能没什么含金量的比赛,但拿到名次至少比什么都没有强。现在设计成熟度仍欠缺,却也不失为锻炼的好机会。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恐怕除了课业和考试以外,他们还得为比赛而奋斗了。这之中大部分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将来的发展,就算有什么压力也只能自己扛着,有怨言也得憋着。

到了社会上,多的是被鞭笞的机会,现实教人可比学校理论教人疼得多。

后来果不其然,来找老师要报名渠道的也都是他预料之中的那几个人,其中阮今鸢犹豫了很久,还是选择鼓起勇气试一试。

她倒不是有那个自信觉得自己足够有能力,相反,她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不过越是不足,越是要想办法弥补,她需要明显的对比,越明显越好,让她更能看清自己处于哪种阶段。

全球报名已经开启,前后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他们决定报名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寄送设计稿、报名表以及原创承诺书,到大赛组委会方。

而设计稿的内容需要4~5套系列设计作品,同时具备原创、符合主题、实用性以及商业性的最大展示。且需要未公开发表投稿过的作品,这对于阮今鸢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她最为用心的设计恰好符合这次大赛“传统再生”主题,可唯一有成品成熟的那套,不算未公开。而其他的作品有大致雏形却还不完善。

这也就意味着,她需要在一个半月内出四套相对成熟的设计作品,还得抛开平常的课业任务,毕竟学校也不会因为她要参加比赛而免作业,也得算进快递寄去组委会的时间。

时间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俞弋那边也同样忙碌起来,似乎是在准备一场国外的秀。

两人的聊天频率骤减,却仍旧维持着每天联系的状态。

他的“汇报日常”已经成了某种习惯,她毫无察觉地开始适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