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十世红颜 > 第104章 第5章 朱樟奇人

第104章 第5章 朱樟奇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这朱樟奇人的名号,自然是勾起了苏璃对“俗世奇人”的印象。不过很显然,二者相去甚远,俗世奇人主要描述的是晚清年间天津卫的各种手艺人或是有特殊才能的人,而这朱樟奇人虽不知具体所指,但因其在饭点出现的特性,多半是干饭人……啊呸,多半是乐人、优伶之类的,以乐曲歌舞或是戏剧给闲暇时分的人们一些简单的乐趣。

此间,苏璃、灵梦公主与颜霜三人,便坐在一间小包厢里,两位侍女言儿与晴儿也在二位主子的要求下坐在一旁侯着。而后,便是三人的唠嗑时间。

为了避免灵梦公主说不上话,苏璃刻意没把话题往剑术方面带,聊的都是些蓝晶与南陵的风土人情。说起来,苏璃想到剑术方面之事,倒是想起来曾经颜霜说过,“若是你往后有时间来南陵,那时你必然早已把剑法基础学通透了”,这倒还真是一语未成谶。苏璃哪想到自己会这么快来了南陵啊,她原本以为自己还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离开蓝晶帝国甚至不离开蓝晶城的,谁想到爹娘一阵连哄带骗,当然还有自己也确实有点被说动了,一阵半推半就便出门游玩了,颜霜才离开没两天便来到了南陵,当真是世事难料。

当然,也就心中神念流转感慨一番罢了,这般话题还是日后只有二人相处之时再谈吧,总得照顾一下灵梦公主的心情。

有苏璃这么个活宝在,灵梦公主本质上也不是什么娴静安和的主儿,话语那自然是不少。颜霜倒依然是个清冷的性子,偶来讲述几句南陵的大好山河,剩下的时间,多半是品着香茗,嘴角挂着一抹极淡的微笑,静静聆听着二人的对话。

临近午间,像苏璃这一行人来的早的,已经在上菜了。因为只有五人,几人也不是什么铺张浪费的性子,所以只点了几个小菜。毕竟慷慨归慷慨,但和浪费可完全不是一码事儿。至于下面一桌桌的侍卫,苏璃和灵梦公主只是叮嘱了一番不得浪费、不得喧哗、不得惹事,至于他们吃什么就由他们去吧,反正两个小富婆有的是银子,负担这一行人的吃住肯定没问题。

现在,苏璃倒是愈发好奇起了所谓的“朱樟奇人”。

小包间位于二楼,一侧有窗,正对着客栈后方面积不小的空地。其实客栈四方的空地都不小,只不过苏璃所在的房间对着的是后方的罢了。

最先让苏璃意识到“朱樟奇人”已经开始就位的是一阵乐音。苏璃闭嘴听了一会儿,确定了是筝而非琴,颜霜的表现也比较平静,虽然她也会弹筝,但她的挚爱是琴。就像她说的,筝悦人而琴悦己,她这般清冷恬淡的性子,偏爱于琴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

言儿打开了房门,让她们的视线可以落在楼下的小高台上。果然,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模样还算是俊秀,正端坐于筝前,骨节分明的手已经按压在了弦上。

一,二,三,……,二十三。

苏璃还有闲情数了一下,是二十三弦的筝,唔,和地球上的果然没啥两样嘛,细微一点的差别可能是中国的古筝貌似二十一弦的更为多见。当然,那是现代社会,古代的筝那可就花样多了。

比如,有一种关于筝的来源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分瑟为筝”。唐代赵磷《因话录》中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所以嘛,二十五弦分为二,无非就是十二弦和十三弦,刚巧古代的筝有从十二弦演变成十三弦的历史,看起来也好像挺对的。而且,小李杜中的李商隐似乎也是这么想的,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也能说明点问题。还有,宋代的《集韵》也支持这种观点:“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再后来呢,还演变成十五弦、十六弦,乃至近现代的二十一弦。

而历史更长的琴就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了,上古时代的舜定了五弦,周文王加了一弦,周武王一想不能输给自己老爹,不遑多让也添了一弦。于是乎,七弦瑶琴的名号定下来了。而这会儿,距离筝出生的战国年代还远着呢!

言归正传。

弹筝的男子端坐在高台的一隅,甚至完全不惹人注意,很显然的,他不是主角,也或许,不是唯一的主角。旁边留下的大片空地,自然是会有人上去填补的。他现在不过是先奏乐,调动气氛,顺便占据一隅告知食客,正戏还在后头。

这叫什么?留白。

讲究。

苏璃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筝音的确不错,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唔……或许该称之为灵魂,反正没有颜霜弹的琴引人入胜就是了。直接听来或许是还不错,可是无法让人共情,也就仅仅是好听罢了。

想到这里,苏璃还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颜霜,见她只是平静地看着楼下场中,便也看了回去。

不过,她没发现的是,颜霜在她转回脑袋的时候,也看了她一眼,旋即便不着痕迹地收回目光,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模样。

乐音悠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