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七分熟识;
回过神,笑问何方大侠姓名竟不知,
笑容有多讽刺。
斟酒独酌,细雪纷纷覆上眉目,
清寒已然入骨。
还忆最初,有你扯过衣袖轻拂,
笑说雪融似泪珠。
曾经相伴相护,说着初心不负,
想起某一日陪你策马同游闹市中漫步,
那时正逢扬州三月桃花铺满路,
神情难免恍惚。
江湖的尽头,是否只剩孤独?
都怪我玲珑心思执念太过以尘网自缚,
前方太辽阔若问此去应去向何处,
把来路当做归途。
桃树下,那年落雪为你唱一段乐府,
信了人不如故;
只如今,茫茫大雪之中等着谁回顾,
明知无人回顾。
谁能初心不负?
师徒相见不相识,多么讽刺的一幕。是啊,徒弟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般青涩,成为了或是仪表堂堂的大侠,或是冷艳动人的仙子。而师父呢,终是鬓白染了墨发,皱纹蚀了眉目,佝偻压了傲骨,曾经的韶华早已成为了渺远的记忆。
孤寂的山上,也只剩下了一人的孤独,当初正因离了师父感受到孤独,这才收了弟子排解孤独,弟子离开去往闯荡江湖之后,终了还是自己一人品尝孤独。
我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
天地静穆,风疏雪骤,拂去衣上雪花,独看天地浩大。或许,不如归去。尘归尘,土归土,叶落归根,后山的一隅,尾音不过是一冢孤坟。
苏璃舒缓了一口气,还沉浸在难以自拔的乐音余韵中。这般动情,并不仅仅是故事多感人,这首歌被赋予的背景故事,其实本身与她并无多大关联,她也不会有太大的共鸣之感。只不过是颜霜的倾力演奏,那素手在纤细琴弦上的纷飞,实在是太能引动人的情绪了,加上曲调风格本身就哀婉虐心,所以这才让她有些难以自抑。
颜霜压下琴弦,抹去了最后一渺乐音,黑色琉璃般的眼瞳中,不仅仅残存着对乐音的感悟,更多的是对苏璃的感叹,叹这词句写的凄美,也叹苏璃唱的动人。
说实话,苏璃的嗓音其实本不是很合适这般曲调,她的嗓音偏于柔和娇嫩,少了几分该有的饱经世事的沧桑与独自一人的孤寂之感,无法自控偶来的软糯鼻音也损了几分韵味。但是,她的唱功真的很好,颜霜虽是第一次听闻曲调的词句,但也能感觉到乐音对应的词句唱法是那般的圆融,契合度高的令人惊叹。她的发挥很稳,每一个音都落在实处,该弱音的地方弱音,该转音的时候转音,偶来的颤音更是宛如神来之笔。况且,她很投入,能把全身心都代入到歌唱之中,眼中的浅浅水雾便是最好的印证。
苏璃的献唱,属实把颜霜也惊艳到了,饶是以她淡然的心思,也泛起了些许微微的心疼之意。至于这首歌对应的词句如何得来的,这重要吗?
言儿伫立一旁,小脸此刻竟也是挂上了泪痕,心中不免有些哀婉,难以自抑。小姐,当真是天底最棒的小姐,无论什么都能信手拈来,即使小姐这是第一次放声展露歌喉,也是那般的动人心弦。
得,苏璃收获小迷妹一只。
“苏姑娘可否讲述一番,这《眉间雪》背后的故事,我对此倒是好奇地紧呢。”颜霜素手压着琴弦,看着苏璃微微一笑。
我会答应这般无理的要求吗?呵,当真可笑!
苏璃当即果断回应道:“可。”
没办法,她实在是太漂亮了,还刚好是我喜欢的那般颜色。
苏璃捋了捋心绪,讲述道:“这是一个师父与徒弟之间的故事……”
“等等,很冒昧地打断一下,这是在言说师徒之情?”颜霜面露几分疑窦之色,“虽说我先前从未听闻这词句,但单凭其曲调的哀婉与愁思,以及贯穿全曲的心绪感伤,不应该是有情人之间的故事吗?配上词句,更像是男子因自身抱负离了女子,最终却在俗世红尘负了她,孑然一身的女子一人孤寂,了却余生。故事不该是这般的吗?”
“……”
苏璃虽然有些无语,但也能理解,毕竟她当初没看背景故事,也还以为这是一首古风苦情歌曲,最后知道真相的时候也把她雷的外焦里嫩的。于是乎,她温声道:“颜姑娘,你可曾记得,前几句唱词中,有这么一句‘无关风花雪月的相思’,这就已经点破了此事与眷侣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