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月站在回廊的柱子后,默默地听着。她的表情没有生气,也没有难过。她听得认真,似乎还露出了思索。
等那声音离得越来越远,红袖才忿忿地“呸”了一声。
“她们都说什么呢。”
姜明月却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姑娘你怎么这么看我?我说错了吗?”
姜明月摇摇头,“揣测罢了。我倒是觉得,他们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直觉告诉她,周诩不是这样的人,但他对自己究竟是什么打算呢?她若有所思,望着远处的花丛,“果然……还是不能坐以待毙。”
“姑娘,你要做什么?”
“为自己寻条出路罢了。”
姜明月笑道,对红袖眨了眨眼,安慰她。
她想要留在公子身边。
这些天她听了这么多议论,有议论她的,自然就有议论旁人的。她知道公子身边还没有人,就连青鸳也没有近身的机会。
既然公子对她没有兴趣,那么只能由她来抓住这个机会。
红袖不知道她的打算,只是见她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晚膳时也没用多少,只是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
红袖劝不动,没办法,端了汤给她,要她一定喝了汤才作罢。
热汤确实让她的身子暖了起来。姜明月用茶漱了口之后,便定定坐在窗边,拿了针线来做。她望着夜色一点点变沉,直到最后看不见远处的楼阁。
红袖来剪烛芯,望着姜明月手中只差几针就要完工的荷包,露出笑容。
“姑娘手真巧,竟然就要绣完了呢。”
姜明月摸着荷包上的绣花,也忍不住弯唇笑了起来。
“姑娘既然忙完了,就休息吧。”
红袖想要去铺床。然而她刚一动,便被姜明月拉住。
“我……我出去一趟。”她站起身,低低说道。
“出去?这么晚了,姑娘你——”蓦地,红袖想到了什么,睁大眼睛,“姑娘,你不会是要!”
“总要试一试的。”
如果这样也不行,那她大概就黔驴技穷了。
“那我陪姑娘一起去。”
红袖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她可以想象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自己去……说粗俗一点,去爬男人的床,有多难。
姜明月摇摇头,“我自己去就好。”
多一个人,也不会怎么样。这是她自己的事,如果惹公子恼了,也只气她一人。
月凉如水,一盏小灯发出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姜明月脚下的路。
姜明月凭着记忆,走在回廊上,向前院走去。
她平时不能随意到前院来,也只去过周诩的书房,对他的卧房却不甚熟悉。
夜晚比白日的凉意更甚,姜明月深吸一口气。明月皎皎,她的算计似乎无处可藏。
她绕过假山石,正要往前走,忽然一道光打在她脚前。
这道光不像月光,它闪烁着,摇摆不定。
姜明月先是一惊,紧接着顺着那道光打方向看去。
“公子?”
假山石上的人听到声音,转头看来。
与平日里不同,他穿着一袭黑衣,披着大氅,像是要与夜色融为一体。月光下,他面上没什么表情,半阖的桃花眼凛凛,如寒星一般。乌发垂下,他整个人如神像似的无悲无喜。
他身旁放着的是姜明月见过的鱼缸,那闪烁的光正是它反射出来的。
姜明月隐约感觉眼前的公子与之前有些不同,可她又说不上是哪里。她提着灯,望着周诩,却不敢上前。
周诩却动了。
黑衣如鬼魅一般落在她面前。不等姜明月说话,周诩忽然抬手掐住她的下巴,强迫她仰起脸。
他的视线从姜明月莹莹的杏眼划过,落在她娇艳的唇上。
“……是你。”
对上他的眼睛,姜明月背后无端升起一阵凉意。可想到自己的来意,她稳了稳心神,“公子怎么在这里?”
“睡不着。”
意外的,周诩直接了当地回答了她。他面无表情,姜明月却觉得,他语气中似乎透着淡淡的苦恼。
姜明月愣愣地看着他,觉得周诩仿佛变了个人。
周诩松开手,像对她没了兴趣,转身欲走。
“公子……”
姜明月下意识伸手拉住他的大氅,见他转头看自己,眉头微皱,连忙露出笑容。
“那不如,我,我陪公子一起。”
“不必。”
周诩转身朝鱼缸走去。姜明月只得追上他。
院中的温度比回廊下更低了。姜明月穿着薄薄的春衫,尽管披着披风,却还是微微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