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闻言,将她带的鹅黄色的背子取了过来。这背子由暗花纱制成,穿上去也不过是薄薄一层,虽然不至于透出肌肤,但内里的小衫仍旧隐隐约约的。姜明月低头看着,也不免脸上一热。
她轻咳一声,想了想,又将方才的披风披上,才出门去找周诩。
来时没有仔细看,这院子不过两进大小,完全按照江南一带的风格修建,一步一景。假山石作为天然的屏障,将前后院隔了开来。
红袖也只是个小丫鬟,并不熟悉世子平日的行踪。等来到前院,红袖便没了主意,不知该去何处寻周诩。
这时,随安带着一人迎面朝她们走来。
走得近了,姜明月认出这就是那日在抚春楼见过的那位王爷,而看对方的表情,显然也认出了她。姜明月躲避不得,便只能朝他行礼。
“你是那天的……你叫什么来着?”
成王面露惊讶,他没想到会在周诩府中见到这抚春楼的姑娘。看她的打扮,应是已经被赎了身。她未施脂粉,周诩宽大的披风将她整个人罩住,堪堪拖地,眉眼间少了那日的忧愁和惶惶。
若不是知道的人,说不定会把她当作是哪家的小姐。
“民女……姜明月。”
“原来这才是你的名字啊。”
既已赎身,成王也不会再提起过去之事。他点了点头,心中却起了疑惑。周诩赎了她,是要做妾?可是想来武昌侯府也不会允许世子身边有这种出身的女子。那是做外室?
可无论做什么,这姑娘于周诩定是意义非凡。
他打定主意下次要和周诩打探一番。这时他面上只笑着,“姜姑娘这是要去哪?”
“我,我想去找公子……”姜明月被问得红了脸,喃喃道。
可显然,她和那小丫鬟都迷了路,才会孤伶伶呆呆地站在此处。
一直未开口的随安闻言有些纠结。他不知道该不该让姜明月去找周诩。要说周诩不喜欢这位表姑娘,可看他的态度却又不像,隐隐还带着纵容。要说喜欢,随安也从未听世子说过什么。
他想不出,便没开口。
成王不知这些。既然周诩替她赎了身,那他便自然当周诩对她有意。见姜明月不好意思,他善意地笑笑,替她指了路。
“阿诩在书房。”
只是她能不能被允许进入,就不是成王殿下该管的事了。
谢过成王后,姜明月带着红袖,在随安复杂的目光中朝书房走去。
书房的门半掩着。到了门口,姜明月又有些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万一周公子在忙,她进去便只是打扰。
“谁在外面?”
周诩清润的声音传来,姜明月一惊,没想到会被他发现。
“姑娘……”红袖低声询问。姜明月刚要推门,手上动作又停下。
“吱呀——”
门被推开,姜明月小心翼翼地迈步跨进书房。
周诩的书房如她想象一般,唯一不同的,便是窗边小案上摆放的水晶鱼缸。
与琉璃不同,白水晶制成的鱼缸还保留着天然的石纹和其他颜色的水晶,星星点点点缀在光滑的石壁上,在阳光下折射出绚烂的光影。
令她意外的是,周诩并没有在看书或者处理公务。他站在鱼缸旁,望着水中几尾游来游去的小鱼,时不时用指尖敲敲鱼缸,吓得小鱼转起了圈。
听见声音,他侧头看来,两鬓散下的乌发随着动作贴在脸颊上。
姜明月从外面走近。窗外的树枝生出新芽,嫩绿一片。她穿着鹅黄色的背子,犹如一抹新色。轻薄的布料随着她行走间的微风贴在身上,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和其中小衫的形状。
周诩收回目光,敛下眼。
姜明月一直在偷偷观察他的神色。见他如此,面色未变,看不透他心中所想,姜明月便有些失望。
好在她此行目的并非仅仅如此。姜明月重整精神,上前行礼。
“公子是怎么知道我在外面的?”
周诩扬了扬下巴,示意她去看门缝漏进来的一线阳光。阳光随着树影晃动一同微微摇晃。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周诩随意坐于书案后,单手撑着头,好奇地问。
姜明月抬眼看了看,发现他身边并无自己的位置,只好放弃。
“是那日的那位王爷为我指的路。”
周诩目光扫过她身后的小丫鬟怀里抱着的披风,脸色稍霁。
“你休息好了?”
“明月不累。”姜明月见他关心自己,不由得笑起来,杏眼弯弯,刚沐浴过后的脸上还带着红润,“多谢公子。”
说到这,她倒是想起来一个问题。
“公子是世子吗?”姜明月试探地问道,“不知我今后……该如何称呼公子?”
只怕她今后要唤自己一声表哥。
周诩嗤笑一声,却下意识不喜这称呼。待姜明月不解地看着他时,周诩摇摇头。
“随你吧。”
“那我还是叫公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