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阿瞒绑定了咸鱼系统 > 第70章 草原狼骑威震天下

第70章 草原狼骑威震天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檀石槐荣登鲜卑首领宝座,他志存高远,力挽狂澜,将分散的十多个鲜卑部落融为一体,旗下军力雄壮,已达数十万众。

鲜卑的领土广袤无垠,与大汉的边疆多处毗邻。

他们惯用游击战术,烧杀掳掠后迅速撤退,不仅抢夺粮食和财物,更将大汉子民劫为奴隶

幸赖北地太守夏育在曹操的情报支援,加之夏侯惇、夏侯渊两位猛将的鼎力相助,使得鲜卑军队在北地郡连连败北,不敢再轻易越境抢掠。

然而,其他边境地区却未能享有如此幸运,频繁遭受鲜卑的侵扰。

熹平六年,四月。

阿瞒晋升为京兆尹,其上司北地太守夏育亦重任护乌桓校尉,而北地太守之职则由夏育的同乡皇甫嵩接任。

护乌桓校尉是中央直接派遣至边境的“持节领护”少数民族军政事务的高级将领,主要负责边远地区的防御工作。

这些军事镇抚系统,以军事编制形式存在,在边疆行使主管权力,与常规的行政机构有别,其设置与否随朝廷边防政策的变化而变动,是军政结合的典范。

在实际的防御过程中,各镇抚机构相互支援,协同作战。

护乌桓校尉的治所设在上谷郡的宁城县,代表汉朝中央政府监护内迁的乌桓人,负责管理、赏赐等事务,并在宁城开设“胡市”,定期与乌桓人进行贸易。

宁城的互市是最早的官方边境贸易点。

护乌桓校尉以行政管理为主,协助边郡官吏处理民族事务。

乌桓人则承担守护长城、抵御匈奴的重任。

大汉允许乌桓人居住在沿边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在必要时协助抗击鲜卑等其他异族。

夏侯惇为护乌桓校尉的长史,是护乌桓校尉府上的二把手,夏侯渊则为护乌桓校尉的司马,主要负责管理军队的事务。

夏侯渊身为司马,不仅需要严格执行护乌桓校尉的命令,同时也需要照顾好和维护士兵的利益。

其职责有训练士兵、掌管武器装备、出征指挥,提高军队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审判权,同时兼派兵、兼征辟、兼关卡等。

夏侯渊在阿瞒的严格指导下,开始了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护乌桓校尉军队的士兵都是乌桓人。

夏侯渊的第一把火:

严肃军纪,令行禁止,训练有素,赏罚分明

夏侯渊每天都要给各大乌桓将领们灌输公平公正的思想,让他们将自己的命令传达到各营去,并且夏侯渊定期去视察全部营房,杜绝营主不按照指令办事;

军营奖惩做到合理严格,犯错了不管是谁,一律按照军法来,夏侯渊自己也不例外,不能以徇私情。

夏侯渊的第二把火:

改善军队的后勤

战争就是拼后勤,许多大型战役的失败,都与后勤供给不上有关。

主要考虑的就是士兵们的衣食住行玩。

夏侯渊直接让乌桓的各大将领们统计各营的士兵服、被褥、床垫等,全部换新。

有曹大公子的财大气粗作为夏侯渊的底气

军队饮食都是比较简单,夏侯渊要求一周的菜谱,全部为荤素菜的搭配,还给了火头军们很多菜谱。

夏侯渊还会每十天就组织将士们进行一次大聚餐,聚餐以乌桓人喜欢的烤肉为主,既能够拉近和将士们的关系,又能够提升士气。

住所的问题也是十分的讲究,夏侯渊要求必须保障营房内冬天暖和夏天不热

营房的搭配是将领的中帐在中心,各营分别以圆形的方式进行帐篷的搭配,这样既能够起到互相监督,将领们又能够最快的指挥军队。

而营房和营房之间不能隔得太近,太近容易出现火灾问题就会火烧大营地。

驻地要保证安全,距离水源近。

军队中马匹很重要,夏侯渊将牧草种子安排士兵们种下去,一年四季都不会缺少新鲜牧草吃,偶尔还要给马儿们加点零食,方糖,乌桓士兵觉得夏侯司马的这种行为非常之奢侈。

熹平六年

四月

“鲜卑寇三边”

鲜卑的军队竟然在东、西、北三面同时发动对汉帝国的进攻,前后共进攻了三十余次。

此时的鲜卑拥有十万大军,兵力之强,可以与当年的匈奴相媲美。

面对鲜卑在北方的巨大威胁,护乌桓校尉夏育上书朝廷,请求政府发兵出塞反击鲜卑。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春以来三十馀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

皇帝刘宏并没有同意这个建议。

田晏原本是护羌校尉,他因为犯法被免,正逢鲜卑骚扰边境,便想要戴罪立功,于是贿赂中常侍王甫怂恿汉灵帝对鲜卑宣战。

皇帝刘宏素来宠信宦官,便听了王甫的劝说。

再加上自从刘宏上位,幽州、并州、凉州的边塞诸郡每一年都会遭到鲜卑的攻打劫掠,被逼无奈只能年年派军去平定边防。

鲜卑首领檀石槐多次拒绝与汉庭和亲,如今更是变本加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