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四年
夏
阿瞒步入及冠之年,本应意气风发,然而他的心情却并不畅快。
原因无他,收到了袁术和“我家狗官”先后传来的喜讯图片——袁绍家中小妾新添贵子,已然低调地庆祝了满月之喜。
这份喜悦,对于阿瞒来说,却平添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阿瞒对于袁绍纳妾得子的消息,内心出乎意料地平静,但他心中不禁感到一丝遗憾,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咸鱼值又将重新归零。
他感到不甘,这种被他人牵制的感受让他异常不快。
尽管他在心底无数次咒骂袁绍,但那种“操蛋”的情绪始终难以挥去。
每日退衙之后,阿瞒便以酒浇愁,尽管他的酒量并不佳,但酒确实有着神奇的魔力,一杯下肚,便能暂时忘却千般烦恼,醉意朦胧间,他便能任由情绪放纵,随心所欲。
于是,夜深人静时,就有了这一幕——阿瞒紧抱着新近招募的幕僚贾诩,倾吐心声,抱怨连连
“文和,我究竟该如何是好?”阿瞒泪眼朦胧,向贾诩求取一线灵光。
未待贾诩开口,阿瞒已开始哀嚎:“呜呜呜,我那泼天的富贵,恐怕就要与我渐行渐远了。”
这份痛楚,这份无奈,似乎无人能够理解。
贾诩静静地听着,终于明白了阿瞒的苦衷。
没有子嗣,对于阿瞒和袁绍这样的权贵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大人,”贾诩缓缓开口,分析道,“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才是理想状态,若有子嗣作为纽带,自是锦上添花。但您与袁绍既非夫妻,又无子嗣相连,想要维系这份荣华富贵,恐怕是难上加难。”贾诩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阿瞒处境的深刻理解。
阿瞒在听完贾诩的分析之后,忽地起身,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
片刻之后,他停下了脚步,警觉地扫视了一圈四周,然后小心翼翼地关紧了门窗。
接着,他贴近贾诩的耳边,低声说道:“文和,实不相瞒,我并非不能生育,只是心中总觉得有些别扭,因此不愿轻易尝试。”
阿瞒轻咳了几声,见贾诩面不改色,便继续说道:“倘若我与袁绍有了孩子,我们该如何维系这份夫妻之情呢?”
贾诩心中虽然震惊,但他素来擅长隐藏情绪,面色依旧平静如水。
稍作镇定,他便开始为阿瞒筹谋策。
贾诩沉声回应:“明公,若想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双方的利益必须保持一致,这一点对于夫妻关系亦是如此。”
阿瞒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沉思,似乎在贾诩的话中找到了解题的线索。
……
次日清晨,阿瞒拨通了北地太守夏育的电话,请求了五日的休假,表示需要返回雒阳处理一些私人事务。
在获得夏育的应允之后,阿瞒随即携同贾诩,搭乘飞机,启程前往京都雒阳。
抵达雒阳后,阿瞒并未直接前往袁绍府上,而是与贾诩密谋一番,准备了一套精心设计的计划。
阿瞒在贾诩的陪伴下,故意装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直奔袁绍的府邸。
只有表现出足够的愤怒和紧迫感,才能让袁绍在慌乱之中,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提议。
抵达袁绍府上,阿瞒未经通报,便径直闯入了书房,正见袁绍端坐于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