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瞒在草原上,也开始了他精心策划的行动。
他安排商人利用盐、茶叶、布匹等与各部落首领保持联系,巧妙地挑拨离间,分化鲜卑势力。
同时,他也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力量,等待着跟随大汉军队出击鲜卑的一天。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冬去春来。
阿瞒也在桥玄的亲自教导下,开始认真学习,专心学习,不在像以往那样自由。
桥玄的教学方式很严格,他要求多读多看多写,但桥玄的教学比起其他人有个最大的优点那便是实用。
桥玄推崇法治、兵法,他让阿瞒抄录兵书和律书,同时他也会给阿瞒讲解自己这么多年遇到的实际案例。
桥玄也会给阿瞒深入讲解一些阿瞒曾经没有接触过政治,人际关系等。
在桥玄的书房内,书香与墨香交织,一盏昏黄的油灯下,他的身影映照在墙上。
桥玄身着深色的朝服,端坐在书案前,一手机竖在前方,手机的另一头,阿瞒的目光专注,聆听教诲。
桥玄拿起一本兵书,用手机拍下竹简,语气严肃地说:“阿瞒,这本《孙子兵法》你需熟读,更要领悟其中的奥妙。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阿瞒打开图片,轻轻阅读,每一页上都写满了桥玄的批注和心得。
他读着那些精辟的见解,心中不禁对桥玄有了新的认识。
“你看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桥玄指着书上的字句,继续说道,“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你若想战胜鲜卑,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战斗方式,甚至他们的首领个性。”
阿瞒点头,桥玄又拿起一本《周礼》,说道:“法治国家,礼法并重。这本书,你也要细细研读。礼,可以治国;法,可以整齐人心。你要学会用礼法来约束自己,也要用它来治理他人。”
桥玄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以实际情况为例进行讲解。
他讲述自己年轻时如何从一个普通官员成长为朝中重臣,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的危机处理,都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
“人际交往,尤为重要。”桥玄说着,从书案上拿起一封信件,拍给阿瞒,“这是朝中一位老友写给我的信,你看看其中的措辞,如何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不失礼貌。”
阿瞒接过信件,读着其中的内容,感受着字里行间的智慧与圆滑
桥玄在一旁指导:“在朝堂上,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都可能成为你成功或失败的契机。你要学会观察,学会变通。”
桥玄还教阿瞒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他模拟了几个场景,让阿瞒现场作出反应。
有时是边境急报,有时是朝中重臣的突然发难,阿瞒在这些模拟中逐渐学会了冷静思考,快速决断。
“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桥玄最后强调,“情绪化的决策往往会带来灾难。你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能控制局势。”
在桥玄的悉心教导下,阿瞒如同脱胎换骨,他开始懂得如何运用智谋,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桥玄的教诲,如同灯塔一般,指引着未来的阿瞒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