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对桥玄的了解并不多,仅有过一面之缘。
袁绍建议阿瞒明日前往桥玄府上时,不妨带上一些礼物。
他注意到桥玄对曹阿宝的奶瓶颇感兴趣,或许这会为阿瞒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在一旁,曹阿宝正专注地玩弄着自己的小木剑,偶尔他会抬头望向大人们的讨论,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夜幕渐渐降临,太学的灯火次第亮起。
袁绍轻轻地将曹阿宝抱起,放到了他的小床上,然后与阿瞒并肩躺下。
袁绍伸出臂膀,环抱着阿瞒纤细的腰身。
“阿瞒,我近期打算回汝阳探望母亲,可能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回来。”袁绍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
“真的吗?那我也要跟你一起去汝阳。”阿瞒转过身,面对着袁绍回答。
“你去那里做什么?”袁绍有些忍俊不禁。
“汝南、颍川之地多奇士。我自然要去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阿瞒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袁绍轻轻摇头,认真地对阿瞒说:“你应当专心研究经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太学学者的青睐,进入大学部,才能结识更多的英才。”
阿瞒却严肃地回应袁绍:“我并不打算通过考试进入大学。我也不打算深入研究经学。在这个时代,谁都看得出来,经学已经不再是施展才华的最佳途径。阿绍,我打算自学。”
袁绍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坐起身来,看着阿瞒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严肃:“阿瞒,你可知自学之路有多么艰辛?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同窗切磋,你如何能确保自己的学问能够有所成就?太学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的资源和机遇,是外界无法比拟的。”
阿瞒也坐了起来,他的眼神坚定,面对袁绍的反对,他显得异常冷静:“我知道自学的路不好走,但我也明白,学问并非只有一条道路。太学固然是学问的殿堂,但世间万物皆是学问,我在实践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未必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袁绍深深地看了阿瞒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你这是何苦?经世致用之学,非一日之功。你如此才华,若是在太学深造,将来必成大器。何必非要选择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呢?”
阿瞒轻轻笑了笑,他握住袁绍的手,感受到了他的关切:“阿绍,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的心志已定。我不求官爵,不慕名利,只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我想学的,去做我想做的。我相信,即使不在太学,我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袁绍叹了口气,他知道阿瞒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忧心忡忡:“你既然主意已定,我亦不便强加干涉。只愿日后你不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遗憾。”
阿瞒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感动,紧紧回抱着袁绍,坚定地回应:“我曹阿瞒,从不为自己的决定后悔。”
两人相视一笑,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彼此的情感却在这分歧中愈发深厚。
袁绍轻轻地吻住阿瞒的唇瓣,缓缓地加深了这个吻,这是他们确立关系以来,第一次如此亲密的接触。
阿瞒也热情地回应着,两人在宿舍内的声音略显响亮,足以让人脸红心跳。
幸好,刘表已经毕业离去,返回了故里。
蔡瑁因家中长辈退隐而返乡,袁涣则因为袁绍的提前毕业感到紧迫,日以继夜地在藏书室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