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藏书室的日子里,阿瞒和袁绍的关系愈发深厚。
他们一同翻阅经典,探讨治国之道,偶尔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更多的时光是在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中度过。
袁绍的博学和包容让阿瞒感到温暖,而阿瞒的坚韧和才智也深深打动了袁绍。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瞒在藏书室的学习成果逐渐显现。
他的见解变得更加深刻,对于时事的分析也常常让袁绍点头称赞。
两人如同找到了知己,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一日,藏书室中迎来了一位中年学者,何顒。
他曾在京师与郭泰、贾彪等名士同游学,虽是后辈,却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何顒在太学中声名显赫,因此,诸如陈蕃、李膺等名臣都对他礼遇有加。
他注意到阿瞒与袁绍的好学不倦,便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
在了解到阿瞒的身份后,何顒并未像其他学子那样退避三舍,反而仔细地考察起阿瞒的学识与才干。
当阿瞒与袁绍离去之后,何顒对身边的颍川官学管理层深有感触地说:“天下将乱,能够安天下者,非此人莫属。”
阿瞒因得到何顒如此高的赞誉,他的声誉逐渐好转,至少在校园中,不再有人故意对他进行嘲讽。
与此同时,朝廷的局势也在悄然生变。
延熹十年,名士贾彪进京,恳请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霍谞等人为党人申冤。
于是,窦武直言不讳地上疏,并以病为由请辞城门校尉之职,霍谞也上疏为党人辩解。
由于党人案牵连众多宦官子弟,宦官们也以天象为由,请求天子赦免党人。
最终,皇帝在六月下诏,赦免了党人,命令被牵连的二百余人返回故里,虽禁锢终身,但不得再入朝为官。
这段历史,便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党锢之祸”。
【叮,宿主获得名人高度评价,获得翻身币999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