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骨汤兑酱油、蒜片、姜块、葱碎,为了挂芡好看,福珠还夹了些红薯粉,用筷子搅匀。锅底油烧热直接倒进调好的料汁,芡汁变的黏糊糊的,再把青蒜苗放进去炒到断生,福珠颠一下炒锅,铁笊篱一翻,肉片这些都进了锅。
见肉片炒熟了,一定要出锅时再滴上香油,就可以装盘了,香油此物娇嫩,时间久了就失了香气,爆火也不行,香味就随着火气蒸发了。
福珠刚要端菜,陆离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我来吧。”
“好,我给你盛米饭,去后院食吧,后边安静。”福珠掀开盖米饭的厚被子,装了一碗饭,怕不够,还使劲压了压。
惹得阿余在一旁偷笑:“小姐真怕陆公子饿肚子!”
菜盘里能看出有肉片,每个缝隙里都裹着芡,青绿的笋片也挂着红润的汤汁,不尝还真分不出这是什么。
这次买的木耳,朵大肉厚,很有嚼头,经过翻炒,已然沾上了肉香,食起来毫不逊色于肉。
陆离大口扒着米饭,福珠怕他噎着,赶紧盛了一碗紫菜汤,紫菜味道清甜,配过油肉却刚刚好。
“说实话,想你的手艺好久了。”陆离咽下口中的米饭,只有和她在一起,才感觉自己是在生活。
“若你不忙,常来饭馆就能尝到了!”福珠笑着说。
陆离给她换了杯热茶:“也不能累着你,以后我给你打下手。”
“那好!给我打下手一定要手脚利索。”
“保证不拖后腿。”
福珠捧着温热的茶盏:“我知你还有要事,等天下安宁了再来吧,我听南边来的商贾说了,闽地总是闹海匪,百姓出船都困难。”
“不会太久,就能消停了。”陆离安慰福珠。
“但愿吧,不然受苦的还是百姓。”
陆离用完饭,没等和陆母都没见面就去了肃王府,武将之间的恩恩怨怨,只能问肃王了。
西北驻边的是魏将军是三年前的武状元,魏家是京华新起之秀,与柳家只是普通交往,肃王对这个年少的将军也不是很了解。
至于萧铎和他做了什么交易,那就不得而知了。
两旬后,还未等皇帝着手探明,闽地的匪寇开始攻打军营了,同一天鲁地的倭寇也下了战书。
原本派去支援鲁地的将士驻扎在郊外,押送粮饷去鲁地只是个幌子,福珠做的那些手掰肠都送到了驻守的军营里。
韩起鸣收到命令就开始戒备,只是晚了,叛军早就分批混进了京城,等京城再次派人支援鲁、闽两地之时,趁机发动兵变。至于萧铎,也一并躲在了京城之内。
肃王肯定,朝中大臣有萧家的内应,有地方能藏下如此多的人,还能供应粮饷的,实力一定不俗。
经人查访,果然,魏家在城里新购置的宅院,近来买的粮可不少,朝廷本就怀疑,派人盯上几日就漏出了马脚。
皇帝直接派人抓了这些人,发现里边并无三皇子,只是如今暴露了,萧铎那边也等了了。
“主子,魏将军已经到了。”
“既如此,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萧铎暗中攥紧拳头,通知下去:“两日后行动!”再等下去,皇帝都把他埋的线薅光了,他还有什么胜算?
魏驰领着军队未从西边回,而是走的北边,还是韩起鸣疏忽了。
鲁地那边的倭寇兴风作乱,祁靖那边的兵力甚缺,皇帝决定将京郊驻守的一半兵力调遣去鲁地,肃王深思过后,还是决定按兵不动:“西北兵力是最盛的,若是他们举兵攻打,光靠京城的兵力是拦不住的。”
“那就不管祁将军了?”皇帝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祁靖是我儿,我当然想派兵支援他,只是为大局考虑,还是先等上一等吧。”肃王说完,脚下有些站不稳,看不出往昔的风采。
两人僵持了一会儿,皇帝还是听从肃王的建议,叹息道:“希望祁将军能想到制敌之策。”
肃王深吐了一口气:“我信他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