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月不觉得奇怪,这可是现代农学科学家们经过本土棉花和美洲棉花杂交育种,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质长绒棉,比不上这儿本土的棉花才叫奇怪。
玉米差不多快熟了,这个时候吃着正嫩,但作为粮食储存却要再等上一周。
她挑了几个发育早饱满的掰下来,走过去递给叶云峥:“见过这个吗?”
叶云峥拿起来看了看,说:“我小时候在爹家时吃过这个,叫番麦。口感很好,就是很贵,一般人吃不起。”
玉米已经传入了啊,那应该是和明朝差不多的时期。挺好的,既然有这种作物,还是一种价格昂贵的作物,以后出售的时候就少了一层麻烦。
程明月问:“那你知道土豆吗?”
“土豆?”
程明月跑到自己田里翻了一下,挖出来一串不成型的小土豆,果然太热长不出来,土豆是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为了实验刚种下去几颗。
拿过来给叶云峥看:“就是这个,长大十倍后的样子,里面是黄色的,口感很面。”
叶云峥揉了揉上面的土:“是番薯吗?煮了之后甜甜的。”
程明月开心起来:“红薯已经有了啊,那太好了,下次我们也搞点番薯来种,那个烤着吃特别好吃。不过这个不是番薯,是另一种和番薯很像的东西,叫土豆,以后成熟了我做给你吃,这个有很多种吃法。”
程明月读研时第一年研究的就是如何对红薯进行育苗,老本行了,种番薯她很拿手。
叶云峥也很想下到地里帮忙,可程明月不让:“家里还有布料等着你变成衣服呢。”
“你赶紧趁着养伤把衣服做了,以后地里活不会少的。”她指了指自己绿油油的地:“这些将来可全得靠我们两个人收。”
叶云峥:“好,那你在田里忙,我就先回去了,我先回去把饭煮上。”
还能把布裁了。
程明月:“行,你回去吧,路上慢点。对了,你回去把这几根新鲜玉米弄了晚上吃吧,剥皮后水煮或者烤着吃。”
叶云峥便抱着玉米颤颤巍巍的往家走。
只是……
他回头环顾了这块不大的实验田,看起来只有两亩地,也没多少活啊。
他在妻家时,一个人就要种四五亩地。
为什么娘子的语气就好像有十亩地的活等着干一样?
不过,娘子的田地不大,打理的却很好,上面的作物看起来比他以前四五亩地的粮食还多。
程明月田地旁边就有一条小河,一河之隔就是胡二娘家的田,她检查完虫害后,提起木桶去河边打水,玉米是幼苗期可以旱,结穗后不能旱,影响成粒。
刚到河边,便看到村正的女儿吴娘子坐在河边钓鱼,吴娘子到程明月后打了个招呼。
问她:“听胡家老二说你也买了个男人,怎么不让他来打水?”
程明月道:“不是男人,不对,是男人,但不是那种关系,他是来给我帮忙的。”
吴娘子笑道:“就你那两亩地,还要两个人干?你要真想找人帮忙还不如买个女人,又便宜,这会儿你就可以把地里的活全扔给她,自己来钓鱼了。”
临江县刚有难民时,吴村正就买了一个女人,所以吴娘子才能躲懒过来钓鱼。
程明月来河边打水时经常看到吴娘子在钓鱼,由于程明月在现代的导师是个钓鱼佬,有很多钓鱼心经,程明月拿着从导师那里学来的钓鱼心经和吴娘子交流了几次后,吴娘子也便将她奉为钓鱼大师。
关系也熟了起来。
程明月心说我孤身一人,又不像你家一大家子人,还是村正,买个女人也不怕她反了天去。
这种原因肯定不能说,程明月笑道:“你想拉我钓鱼直说,不用拐弯抹角,不过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会来,我还有地要收呢。”
吴娘子哈哈大笑,问她田里什么时候收成,说:“程娘子,你那两块地里种的那个高高的东西咱也不懂,也不知道将来能结出个啥子来。”
程明月现学现卖:“那个叫做玉米,又叫番麦,可贵了,到时候收了我送你一筐,不过你家的谷子收了记得也要给我留一袋种子。”
吴村正家田里的作物是整个村子长得最好的。
他们村子里的良田一般都是冬天种小麦,来年四五月收获后,然后蓄水种水稻,十月收获。
吴娘子说:“那必须,你就是不送我什么番麦玉米的,就冲着你教我钓鱼那两手,我也得送你一袋种子。”
和吴娘子在湖边分开,程明月把地里所有作物浇了个遍,把菜地也浇了一遍。她又回到湖边打了两桶水赶回家,到家时刚刚赶上叶云峥把饭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