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集现在才开始热闹起来,柳如珩却没什么逛的心情。只买了些点心带回家中。
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柳如珩便想将消息告诉姜绍嘉,她手无缚鸡之力,对上那些练家子肯定是毫无胜算。
不过时至今日柳如珩才猛然惊觉,她竟不知该如何找到姜绍嘉。
前两次见面都是姜绍嘉送拜帖来或是当面与她约定。
柳如珩轻叹一口气,忽然想起家中的狗蛋。她年龄小又机灵,正合适去送拜帖。
待柳如珩回到家中后,将点心分了出去,和狗蛋提了一句送拜帖之事,她兴高采烈便应了。
只柳母不经意间提了一嘴:“好好一个伶俐的小丫头叫狗蛋有些不好听。”
李嫂若有所思,笑着应和了几句便继续干活了。
柳如珩回到书房,将杂乱的书桌收拾整齐,珍而重之地找出一张空白的印花信笺。
她现在便写封拜帖送至公主府,待休沐那日再与公主见面详谈。
关于左相的事兹事体大,不宜写在信笺上,人多眼杂,万一被有心人注意到,便落了个把柄。
落下最后一笔时,书房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柳如珩起身将门打开,见是李嫂带着狗蛋来了,她放缓了神色:“这是怎么了?”
李嫂腼腆的笑了笑,她有些忐忑:“您也知道,我和我家那口子都大字不识一个,不知您是否愿意为这孩子起个名字。”
柳如珩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她沉思片刻,才道:“李安予如何?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这名字出自诗经,寓意为平安喜乐。 ”
“多谢老爷赐名!”
翌日一早,柳如珩出门前将封好的信笺交给李安予,嘱咐她带到公主府后报上自己的名号。
柳如珩是步行出门,她现在租住的房子是曾经的同窗推荐,租金不贵,但距离大理寺有些远,步行要将近一炷香时间
因为如此,柳如珩每日上衙都要提前一个时辰起来,比寒窗苦读还要累些。
又忙碌了一个早晨,柳如珩正在吃午饭时,陆少卿的随从忽然出现在她面前。
他的年龄不大,但沉稳,朝柳如珩行了一礼后便道:“柳大人,少卿大人请您快些过去。”
柳如珩咽下嘴里的米饭,无奈:“带路吧,怎么这么着急?”
随从解释道:“发生了个大案子,少卿大人让您跟着去录口供。”
一边走着,随从一边和柳如珩说着此案的大致情况。
裕昌侯夫人今日举办赏花宴,在众人用完午膳后,她便带着宾客前往花园赏花。赏花途中,一位小姐发现一具孩童的尸骨,贵人当场便报了官。
柳如珩了然,她默默加快了速度,即将到达大理寺门口时,随从问道:“大人,少卿大人携您一同去,您的马在哪,待走后我会将马送至您府上。”
“……”
柳如珩干笑两声,“我没骑马来,不用麻烦。”
随从神色一怔,才道:“若有冒犯,还请大人谅解。”说着,他停下脚步,朝不远处道:“那便是少卿大人的马车。”
柳如珩轻叹一口气,在随从的目光中上了马车,她心中想要买马的念头愈发强烈。
陆少卿为官多年,却很节俭,马车坐上两人后显得有些拥挤。柳如珩向陆少卿问好后,问道:“大人,待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虽然程学海将流程全都教过她,但每个案件所需注意的地方完全不同。一般情况还是需要听从上峰吩咐,保险起见还是问问好。
陆少卿神色有些忧愁,他长叹一口气,无奈道:“待会儿你跟在我身后记好证人证词便是。”
不多时,他们便到了巷口,已经有衙役把守在了此处。
其中一个衙役见到陆少卿,行了礼便道:“大人,秋侍郎已经到了。”
陆少卿微微颔首,回头朝柳如珩说了句“跟上”,便朝里走去。
柳如珩第一次来侯府。
宅邸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檐上尖角处分别挂着一串铜铃,显得古朴又雅致。
待经过七弯八绕的长廊后,柳如珩和陆少卿才到花园。
初入花园,两人便同时听见有女子的啜泣声传来,还未靠近,便有位身穿绯色官服的官员朝二人的方向大步走来。
“陆少卿,这位是……”
柳如珩主动上前半步,行了个礼:“下官是大理寺主薄柳如珩,见过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