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清欢长有,娘子不常有 > 第17章 第十六章

第17章 第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啊,阿笙这团子确实是好吃得紧。今日掌柜娘子吃了,都赞不绝口,直说比她在百味轩订的都好,可惜今年早早就订下了,又不能毁约。还问我,不知阿笙是否会做花糕,若是会做,她便订来尝尝。”孙阿婆一边说着掌柜娘子要订花糕的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当然会做,改日儿做一份,阿婆帮儿带给掌柜娘子,合适不合适,咱们权当感谢掌柜娘子平日照拂便是。”杜时笙眉眼弯弯,笑意渐浓。

“好,秀坊的人情往来年年也是多的紧,若是能揽来这个生意,你也轻松些,不用日日那么辛苦卖朝食。”孙阿婆系上围裙,帮杜时笙一起准备明日的煎饼食材。

她语气慈爱,多年未曾有人如此关切过自己,杜时笙心中一暖,侧头看见她已是半白的头发,酸楚之意涌上心头,半晌,轻轻答道:“不累。”

时间飞快,杜时笙迎来了自己穿越后的第一个节日—清明节。

本朝传统,清明是个大节日,一般要连续三日:寒食节,清明节,送傩神。

今日因是寒食,不可动烟火,杜时笙煎饼摊子并没有出摊,与孙阿婆和小五儿仅吃些昨日做的青团和熟藕做早饭。

吃过早饭,杜时笙并不想休息,收拾停当便出门去了翰苍坊。

翰苍坊距离永和坊有些远,是个文人雅士聚集之处,以书局、书肆、茶肆、酒肆等商铺居多。

杜时笙是第一遭来翰苍坊,只觉这里不似顺德坊嘈杂,鲜有叫卖声,铺面装修均典雅别致。杜时笙并没有在其他店铺流连,径直找到了西街的大枣树,枣树后面是一扇斑驳的木门,大敞四开着,内里便是迟云书肆。

迟云书肆铺面很小,既无拍子也无栅栏,看起来是一户住宅改造而来,进门去便是院子,院中几杆细竹斜斜而立。通往书肆的甬路扫的干干净净,不见淤泥,原住宅的门被撤掉,以屏风遮挡,屏风后便是书肆。

杜时笙在院中瞧着竹叶上的几滴水珠,晶莹剔透,微风习来,滴滴答答落进老缸中的碗荷之上,静谧又慵懒。

忽的,一个温润声音响起:“小娘子来买书么?”

杜时笙思绪正浸在碗荷叶子上的露水中,被唬得一颤,抬眼看去,见一俊朗清逸的郎君怀中抱着许多书,从屏风后走出。

杜时笙点点头,道:“掌柜这碗荷养的真好。”

那郎君微笑着摇摇头道:“小娘子随意看着,某晒晒这几卷书便回。”

笑容和煦,如三月春光,温其如玉。

杜时笙也点头微笑还礼,自进了书肆挑书。

那郎君微微一怔,目送她穿过屏风,便将一卷卷书在院中石凳之上摊开来晾晒。

书肆内光线微暗,又有些拥挤,杜时笙只好侧着身一本本的看着。繁体字认起来有些吃力,她花了一阵子才找到话本子所在。

“哗啦啦”一阵响动,杜时笙只觉眼前清明许多,回身一看,原是那郎君将屏风推开。

“屋内光线不好,某给小娘子把屏风推开。”郎君垂眸道,说完,便去誊抄破损书页。

杜时笙谢过,又仔细看起话本子来。入眼皆是《芭蕉记》一类的话本子,或又有些郎君们爱看的浓词艳句,单没有杜时笙想要的,直找得她腰酸背痛。

“郎君,敢问贵肆可有《游侠录》这类话本子?这本便是贵肆买的。”杜时笙直起腰来问道。

那郎君持笔的手微微一怔,抬头看向杜时笙,只见她纤细身材,清淡笑容,一副泰然神情,心中纳罕,便道:“某记得前几日卖过一本《游侠录》,是一位孩童说是家人所要,这家人便是小娘子?”

杜时笙抿嘴笑笑,点头道:“正是。儿先前并不知道《游侠录》写得如此之好,只说想要些侠义志怪类的话本子,小侄儿跑了几家书肆才找到这一本。儿今日又来找找是否还有其他遗珠。”

“小娘子觉得《游侠录》写得好?”那郎君饶有兴致地追问。

“虽然儿尚未读完,但却觉得妙笔生花,荡气回肠。这莲溪居士必是胸有山河之人,才会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侠义故事。”杜时笙不吝词汇地赞道。

那郎君俊眼中笑意渐生,一丝晕红爬上他白皙的脖颈儿和耳根。他微微点头道:“小娘子慧眼。”

却说这郎君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