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杳杳华昭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行至凌晖对面准备好席榻上落座,瞥见凌文袤也在凌晖的下侧坐下。

骆苕余光瞭过对面并排而坐的父子,开门见山启唇:“凌大人,中州此时僧侣暴乱已经平息,宁华想问大人,花景良可有命人盘查中州各地寺宇?”

凌晖翻看眼前的账簿,松松一合手掌覆在账簿之上,实话实说:“未曾,我曾暗中示意花景良,寺宇暂时不可妄动。”立马嗅出骆苕话里的意思,抬眼问,“长公主是建议就此盘查寺宇?”

寺宇和地方势力相互勾结,侵占田亩细农,若要勒令寺宇里的僧侣归田整顿寺宇,不能只有中州这一州,而是大嵘全地。

现下大嵘内事烦忧,若再大动干戈遣散各地寺宇不是最佳时机,凌晖对这一提议表示否认。

“是。”骆苕却道,“中州毗邻京都,不仅是京都后方粮仓还是大嵘后方防线,目前,宁华建议大人只用盘查整顿中州寺宇,整顿大嵘其它州郡的寺宇可以暂且放缓。”

凌晖凝神:“为何?”他不明白骆苕为何如此看重中州。

骆苕直说:“在皇太子病重之前,宁华在岐城宏德寺内安插暗线,得到确切的消息,宏德寺内有不寻常的兵器重甲,藏与寺庙后山塔林,戒备森严无人敢靠近,宁华怕寺庙有人勾结谋逆之人,企图篡权夺位,想必那时与寺庙准备勾结谋逆之人并非凌大人你,对吗?”

凌晖心中一骇,正正地看着骆苕。

寻常兵器集市上常见,而重甲是绝不可能出现在寺宇和正规军之外的地方。

一旦出现必不寻常。

骆苕看懂了凌晖眼中传递过来的意思,了然接着道:“不是凌大人就是另有其人,只是宁华未能彻查到具体是何人,后来皇太子病逝内政繁乱,凌大人重归视野,宏德寺后山塔林的兵器重甲随之消失,想必他在等着我父皇自乱阵脚,同时也想看看凌大人如何篡权,最后趁机将骆氏和凌氏一网打尽。”

“宁华不知这股想泯灭大嵘的势力来自何方,或许是外敌或许是内贼,因为寺僧可以游走四方,传经布道,出关文牒极易获得,会与谁人联系根本无从知晓,宁华势单力薄,查不到。如今骆氏大权旁落在大人之手,宁华只想助大人绵薄之力稳固凌氏。”

端盏浅呡一口清茶,定定道,“想要京都安稳必要中州安定,凌大人若觉得此时整顿中州寺宇棘手,宁华这有一计,不知凌大人可愿一用。”

凌晖视线飘向旁侧的凌文袤,只见他的儿子半垂着眼眸纹丝未动,仿佛早已知晓骆苕的言辞,且并不关心。

凌晖挂起一缕浮笑,说:“长公主藏谋于心良久,必定是可用之计。”

对于凌晖的客套,骆苕同样一笑:“中州刺史花景良为人骁勇幕僚众多,行事作风无定性只求结果,宁华觉得大人既想用他也想将他调离中州。”一顿,“宁华建议将人用完再调离,且保证他绝无怨言。”

凌晖髯须微动:“愿闻其详。”将花景良毫无波澜地调离中州,实属难得,他倒想听听有何计谋。

骆苕说:“此次中州大动,实乃宁华所有的一百二十余名精锐遍布在中州各郡县小寺庙,蓄意引发骚乱,宁华想借由此次骚乱彻底整顿中州。刺史花景良如今已在刀架上,凌大人可以暗下命令让他对外宣称是他个人所为瞒着朝廷彻查的寺宇,将寺宇内的僧侣遣散编归国家,届时凌大人明面上为暂时安抚中州之外的众寺宇,可以定花景良的罪,也可以撤他的职或者调去边郡。”

说到重点,“私底下需给足花景良利益方可安抚。至于利益,就看凌大人肯给不肯给。花景良膝下有一子一女,其子游手好闲实难承接花景良的衣钵,所以花景良特意栽培其女花凊,但生不逢时,花凊作为女子武将若无朝廷国策匡助,处处被掣肘,想要更有作为的军功难上加难,只要凌大人肯给花凊机会,让她凭自己的实力挣取军功,花景良定会对凌大人唯命是从,肝倒涂地。”

花凊比常人付出百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境遇,骆苕承认不公平,但她可以为花凊去争取这样一个机会。

花景良尚且能冲破观念视花凊为传承衣钵的后人,骆苕不信凌晖在利益面前不愿给花凊一个机会。

凌晖沉思一息,道:“花凊从前是长公主的伴侍,长公主可是有意提拔花凊?”

“凌大人所言甚是,以花凊的实力不该只是得一个定南小将军的虚名,她当有与实力相之匹配的功名。此乃宁华私心所求,也是替凌大人解燃眉之困。”骆苕将眼风瞟向同样为自己挣得建立功勋机会的凌文袤。

他此时一动不动可真安静。

听见凌晖平心说:“只要能解中州之患,凌某可以一试。”

骆苕回神含笑道:“多谢凌大人。”又加以补充,“此事当及早与花景良仔细互通。”

凌晖淡淡地“唔”下一声。

骆苕再次端盏,浅浅一饮润嗓后出声:“宁华在济虔寺观音大殿外,怒斥凌大人篡权夺位,窃国求荣的言辞,不管是疯言疯语还是真情实语,说出去便不再收回了。宁华无条件愿助凌氏巩固权势,便不再适宜嫁入凌家。”

抬眼望向凌晖,“凌大人可知其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