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读者们,非常感谢看到这里的你们!
软科幻题材在百合真的很冷门,没有那些比较热门的设定,再加上我这么个让人迷糊的书名和故事大纲一样的简介,点进来的人真的寥寥无几,所以特别感谢每一个收藏并且读到这里的读者,有人会看真的给了我很大鼓励。
写文到现在快四年啦,还是第一次这么正式地跟大家聊创作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烦hhhh
首先是一些创作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我专栏现有文都是先有了人物,再基于人物续写故事,甚至背景和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人物创作的。
这本书和之前不同的是,一开始我想创作的就是一个关于“星星”的故事。
如果写现代背景,那就变成了一群人没事做大晚上聚在一起看星星,很无聊对吧?
于是我把故事的舞台搬到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在这个虚构的宇宙当中,同时存在着多个时空,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悲惨的结局。
在这篇文里,没有外星人一样的高等文明,不然就变成和外星人对轰啦!
少了外星人这个科幻要素后,关于灾难的设定困扰了我很久,一开始也压根就没想过对星星动手脚,因为既然是写星星,连星星都不存在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混乱的故事。
我的脑洞开始乱飞,类似能源泄露、缺氧、废土世界,等等等等的设定我都尝试了一遍,然而这些跟星星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抓头抓了大概半个月后,我的xhs首页出现了“澳洲极光爆发”这样的帖子。年轻人嘛,对这种事总是有种新鲜感,我也被朋友邀请了,大半夜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去野外看极光。
看极光的体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难得能看到那么美的景色,我拍了很多照片,回到家里睡不着就慢慢翻看,就在这时候一个念头出现了:如果再也没机会见到这样的景色,怎么办?
如果提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我肯定会拍更多照片,用视频记录,留下对它的记忆。
我一定会做些什么,那么角色们呢?她们的行动比我更伟大,她们会竭尽所能地阻止这件事发生。
于是“群星大爆炸”和“宇宙循环”同时出现,成为了灾难的源头。
群星消失之前、之后,她们还有许多事要做。
写这篇文最大的挑战是,我个人对于天文和物理学的知识储备少得可怜,只能去某站找了很多相关的视频,所有名词都非常陌生:庞加莱回归、拉普拉斯决定论,广义、狭义相对论,因果律,宇宙热寂,洛希极限……
听上去好复杂对吧?其实我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大概在回看全文的时候才能发现:哦我写过这一点!
其实在学习这些的时候有好几次我挺想撂挑子不干的,但要是每次都这样,我就没法写文了。我想要写出这篇文的心情大于这些小困难,很幸运地坚持了下来:D
结果来看还算成功,但我对这些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如果犯了什么错,还请大家帮忙指正。
评论区我会常看,所以请畅所欲言吧~
到这里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差不多已经构建完毕了,接下来我想谈谈角色。
01.
在给所有人物取名之前,本文的名字《群星消失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所以接下来的取名工作都是围绕“星星”这个主题进行的。
萧柏星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是以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子的形象,当然,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名字。
她和我们一样,生活、学习。她对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提不起兴趣,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没有令人感叹的梦想,也没有夸张的举动,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被别人注意到。
她喜欢清净,但又不想看起来“特立独行”,她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强迫自己参与集体活动。
这也是许多人的状态,人类是群居动物,真的很难跳出“他人视角”,无拘无束地做自己。
抛开过于在意别人眼光这一点来看,她很像是小草,不挑环境又很好养活,但有时候又让人觉得她挺凄清的,不是吗?
所以呀,我觉得“萧”这个姓蛮适合她的。
主角有了雏形后,我并没有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而是把她的野心、追求,都还给她,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很快,博士就出现了。
博士会是团队里绝对的领导者,因为她有最大胆的想法,最极致的追求,并且一直坚定地行动着。
我想到她的时候,她就像文章中那样,特别负责地把她的生平安排好,然后呈现给我。
我用了大约一个星期,试着感受她的无助与绝望,猜她应该是这篇文里最悲情的一个角色。我会想,她会被击垮吗?
但越是了解她,我就越发确信,她没那么多时间停下来伤感,更不会被击垮。
因为她内心太渴望得到一个好结果,所以哪怕伤痕累累也会走下去。
她的生命力强大到我都有点吃惊,所以我觉得,她很像一棵高大的柏树,身边的人攀着她,一定会更靠近天空,看到更多闪烁的星星。
萧柏星,代表的是那个平凡的她,也是野心勃勃的她。
在萧柏星19年的生活里,说的最多的就是“都可以啊”、“都行”、“你们看吧”。
生活中,她不会挑挑拣拣,对待她人礼貌又有分寸,这样的人表面看起来相当好相处,但内心对朋友的选择特别挑剔。
这样的一个人,很像是镜子,她擅长用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对待别人,所以从她对待一个人的态度,就能知道对方是个怎样的人。
萧柏星的边界感很强,哪怕她可以和作为舍友的程祈、高唯伊相处得很和谐,也可以和刚认识不久的常卿开玩笑,但她只是进入了需要社交的角色里,并不会和她们交心。就像文中她说的,很多时候,她不得不这么做,要是不这么做,就可能会被人嚼舌根。
这事不一定会发生,但她就是很焦虑、担忧。
所以她不喜欢考虑未来的事。
过去和现在的事,已经发生了,她可以用眼睛看,也切身参与过,她能接受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因为她足够小心翼翼,能避免很多麻烦。但她不喜欢意外,还有很多不被她决定的后果。
所以如果没有后面发生的事,她正常毕业、工作后,会慢慢疏远在大学时代结识的人。
萧柏星会这样,和她的童年脱不开关系。
她小时候经历过家庭暴力,这件事一直是她的心结,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看到母亲因为她而妥协,也听过无数劝她翻篇的话,但她没有,也绝对不会和伤害过她的人和事握手言和。
她是这样对待她那个不成不就的爹的,也是这样对待循环的,这是她性格里最坚定的一部分。
在她的心中,人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妈妈、外婆一样的家人,剩下的都是和她不相干,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他人。
萧柏星的边界感像是一扇坚硬厚重的大门,除非有人不管不顾地撞进来,不然无法破开。但那样对她造成的伤害很大,一旦那个莽撞鬼学坏了,开始动歪脑筋害她,萧柏星的人生会彻底完蛋。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百分百的真诚让萧柏星放下戒心。
在她平时接触的人里,我敢说没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但就在这时,也幸好,一个超乎她认知的人出现了。
02.
有些单纯的艾斯特尔,她的名字来源于英文单词“Astronomy”,也是希腊语中的“Aster”,也就是星星的意思。同时,Aster也是紫苑属的学名,紫色的花朵样子很像星星。她白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看上去充满了秘密。
艾斯特尔很不一样,她从别的时空来,对这个时空的生活方式、人情世故一概不知,说话直来直去,想到什么做什么,她在这里就像一张白纸,真正的白纸。
当然不是说她傻子啊,地下城的生存环境很恶劣,即使有监管机器人和联盟,他们也只关心大事件,平时那些混乱的区域,暴乱每天都在发生,走在街上都能丢条命。
就像艾斯特尔第一天去乔茜店里请她帮忙改造身体,她时刻都在防备乔茜,她本能不信任见到的任何人。
或许在艾斯特尔看来,萧柏星才是那个单纯的人。艾斯特尔能感知到萧柏星的所有情绪,她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呼吸,都映射着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起码她的心跳和目光不会骗人。
她俩在对方眼里都很真诚、直白,所以她们的关系一点点变得亲密,是相互信任的结果。
故事最开始,艾斯特尔没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因为不管是博士还是兰斯特都知道,她善良到从不考虑自己的命运,只要能帮到她们,她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在博士进行的二十亿八千次尝试里,她一直都是甘愿牺牲的角色。
所以她们决定保护艾斯特尔,让她仅仅作为一个通讯员,作为开启最后一次尝试的钥匙。她们给了她选择的机会,盼望奇迹的出现。
随着剧情的进行,我有点担心,比起其她人的牺牲、努力,在这一次的故事中,艾斯特尔只是作为一个看客,会不会显得很没用?
这个担忧也同时出现在萧柏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