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到时,里正家小儿子,张文宏已领着帮忙的乡亲们,在院边垒起锅灶,一张长木板稳稳放在长凳上,当做简易案板。
张文宏望见三人踏上门前小路,连忙跑上前:“掌勺师傅来了呀,咱去瞧瞧那露天锅灶搭的怎么样。”
于清一进门目光就落在了,院子右侧角落的炉灶上:“宏哥,这两口灶哪里行,还得再搭一个,十五桌人哩。”
“那行,你们先忙着哈,我去叫人再砌一口灶。”
贺渊把背篓放到地上:“宏哥,这杀几只鸡啊,鸡在哪儿呀。”
张文宏立刻倒回来,拉起贺渊手臂:“走走走,我先带你去后院抓鸡,一共五只鸡,搁那柿子树下杀。”
贺渊还不忘回头喊道:“清哥儿,把开水烧起哈。”
于清将背篓中的大锅,稳稳当当放在炉灶上,正欲烧上水,却发现院里竟没放水缸:“张娘子,水缸搬一口来呀,水都没有咋个行。”
张娘子正在堂屋里打扫,听见呼喊,连忙应声:“清哥儿,马上哈,我这就去喊人,把灶屋水缸搬出来。”
言罢,她四处望了望没瞧见二弟,才急忙忙跑回灶屋,取出木桶,在井边打了水,提到于清身边:“清哥儿,你先用着,文德去隔壁村买鱼哩,老二也不知跑哪去了。”
于清正想说,张文宏去后院抓鸡了,却被李富贵打断了话头:“张娘子,水缸在哪儿?我们去给你搬出来啊。”
“富贵,在灶屋哩,来来来,跟我一块儿去。”
“张娘子,有啥事儿喊我们一声便是,文德哥专门找我们过来帮忙哩。”
“哎呀,这不一时忙忘了嘛”
而于清则动作娴熟用臂绳把衣袖束紧,以防沾湿,在将清水倒入大锅中,贺小云也点起了灶火,炉灶旁垒的柴火,都是些粗木头,木柴不仅燃烧久火焰还稳定。
贺小云见木柴已逐渐燃起,转而蹲在装满水的木盆旁清洗一块块猪肉,洗好后再递给清哥哥,还不时回头查看火候,适时添上几根木柴。
今儿热水用处可多着呢,洗菜洗肉都用得上,贺渊与张文宏也抓了五只鸡,并打了一木桶热水,前去柿子树下宰杀,不过贺渊在树下磨了半天的刀,只求能给鸡一个痛快。
整整一个下午,锅中热水都未曾停歇,贺小云已接替于清切肉的活计,贺渊也接下贺小云烧火摆盘的事儿,主要是贺渊切肉不是太厚就是大小不一,长短不一,被于清骂了又骂,气得贺渊逼着贺小云接替他的活计。
贺小云到底有做饭基础,虽不太好吃,但切菜还是像模像样,贺小云将于清事先卤好的猪肉,切成一张张薄片。
贺渊则坐在一旁,将肉片层层叠放在梅菜之上,随后从大汤碗中舀出调制好的料汁,均匀淋在扣肉上,最后取出大盘子倒扣其上,静待明日备用。
另一边,于清站在炉灶边,正用热油炸制酥肉,那浓郁的肉香味儿瞬间蔓延开来,引得里正家的小哥儿,梵娃眼巴巴盯着锅中酥肉。
当于清将金黄的酥肉捞出,放入木盆中之时,梵娃更是两眼发光,拉着于清的衣角,声音稚嫩:“清哥哥,我想吃,可以吃一点吗?“
于清摸了摸他圆滚滚的小脑袋:“去拿吧。”
待酥肉稍微放凉后,贺渊便将它们一一摆入深碗中,不过酥肉料汁须得明日再撒上,以保持最佳口感,摆好酥肉后,他又麻利的盖上盘子,将其放置在一旁。
接下来便是准备粉蒸肉,将大米倒入锅中,八角,茴香,陈皮,香叶等材料炒香,再用石磨将米研磨成细腻的米粉。
贺渊将每一片肉均匀地裹上米粉,碗底摆入红薯,其上放入肉片,其实碗下还能摆入芋头与南瓜,但现下还没到南瓜与芋头的成熟季节。
接着,贺渊将最开始备下的糯米饭与肉菜一碗碗端进灶屋阴凉处,现下夜晚气温并不算太热,虽说放上一晚也无碍,但总不好将荤腥放在屋外。
贺渊将所有吃食端进灶屋后,又匆匆跑出来,准备包饺子,于清调的是韭菜肉馅,夫郎手巧,每一个饺子都包得圆润饱满。
这时,梵娃又悄悄溜到于清身边:“清哥哥,什么时候可以吃呀,我好饿呀。”
“明儿就能吃啦。”
“清哥哥,可我现在饿了,明天还有好久呀,我想吃了,可以给我吃一点吗?”
张文宏见状,连忙走过来:“梵娃,清哥哥在忙哩,咱回屋去找阿娘玩,过一会儿给你煮鸡蛋羹,好不好啊。”
梵娃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圆胖胖的小饺子:“二伯,我想吃饺子,它们看着好好吃呀。”
张文宏只好将梵娃抱起带回屋里,可梵娃直接趴在他肩膀上小声哭了起来。
于清伸手指向贺渊辛苦包好的饺子:“宏哥,把这几个拿去灶屋,煮给梵娃吃吧。”
张文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贺渊笨手笨脚,包出来的饺子也丑不拉几。
张文宏犹豫道:“这………明儿办席的够不够啊,买的食材可都有一定量呀。”
“怎么不够,谁家办席不都精打细算的,结果还是剩一堆菜食。”
“那好,我拿几个煮给小娃娃吃。”
梵娃见二伯并未拿胖饺子,嘟起了小嘴,显然对这些丑丑的小饺子不太满意:“二伯,我想要吃胖饺子,你手上的好丑呀。”
“丑是丑了点,味道都一样哈,煮出来保证一样好吃,走梵娃,我去喊大嫂给你煮。”
于清见贺渊仍在努力包出完美饺子:“相公,行了,明儿还要蒸核桃糕,不如你先把面揉上,拿个木盆坐我旁边弄。”
贺渊听话站起身,取过一个木盆,往盆中倒入面粉,直至于清喊道:“够了够了,再把红糖用沸水化开,凉了倒进面粉里。”
此时,于清忽然想起什么,往灶屋方向喊道:“张娘子,你家有发好的面酵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