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和霸总弟弟在古代科举苟命 > 第12章 四书

第12章 四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两=十钱

一钱=一百文

一百文约等于二十个鸡蛋。

普通农家要攒上两个月,才能攒上二十个鸡蛋。

从补贴家用的角度来说,的确不错!

算着,许景言昂首挺胸,牢记自己大胖孙砸受宠的人设:“那当然了。我嘴多挑啊,能入我口肯定好吃!”

红薯丸子,那可是后世畅销品!

“要是走量,真有赚头。”安村长见状,直接看向能拍案做主的许景行。

许景行也干脆:“按着您先前说的三两银子。以及我依旧那句话,必须严格把控好相关程序,尤其是红薯。这泄露出去,外界仿品很快。那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

“眼下尝个鲜,你们多做点没事。”

安村长毫不犹豫:“今天就签契约。就冲你连仿品都想得到,你真是天才。”

天才眉头一挑,傲慢:“那必须的。”

许景言跟着与有荣焉,“那必须的。”

安村长夫妇两:“…………”

张靖:“…………”

买卖双方都算爽快,签订好契约。张靖做了见证人。

而后在安村长夫妇的见证下,张靖跟兄弟俩也签了契约。按着先前的约定,人参费用是抵了。

药费,六钱银子。

租房一间,屋内要备齐一年四季的被褥,以及穿张靖的旧衣服,三年折算下来,算二两银子。因为军中棉袄,还挺保暖,比去县城买便宜。

至于米粮饭菜烛灯等等,这些每月记账。

若是张靖妻儿接来后,许家兄弟为孩子启蒙,按着一年三百文算束脩。

许景行看完安村长拟定的契约文书后,道:“您再加上一句,在我等账未还清之前,将附籍文书抵押给张叔。”

张靖震:“这……这……这不用吧?”

“您若是日后忙起来,没有假期呢?就独留我们在家?”许景行:“您给我们信任,我们也该还您信任。等日后婶娘和小宝他们到家,您把文书给她们保管也行。眼下您保管着,其实对我们而言也有好处,不然我们总想往外面走走。”

许景言闻言点头若小鸡啄米:“对啊,叔您保管着。许景行或许还能克制住自己的双腿,像我打小就爬树下河淘气的很。”

张靖听得话语透着的浓浓遗憾,回想起前日一回家,许景言跟小奶狗一样嗷嗷冲过来的场景,看了眼许景行。

见人小小年纪,眉眼间还透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他沉默一瞬便拍胸脯保证:“行,我保管着。放军营里绝对安全。”

没有文书,许景言自己琢磨摆摊之类,连县城门都进不去。

闻言,许景行吁口气,将卖黄金丸子方子得来的三两银子郑重的捧起交给安村长:“小子厚颜,请您帮忙我购买一套四书,三支狼毫笔,剩下全买白麻纸。”

安村长痛快应下。

他跟县城的文墨书肆相熟,价格倒是可以便宜些。

像《论语》三钱、《孟子》、《大学》、《中庸》五钱银子。旁人若是买一套,最多便宜十文钱,他去买的话还能多一刀白麻纸。

“不过就都花了?”安村长道:“我大儿子安文斌开始学五经了,让他把四书借给你。你自己抄写?”

“多谢安村长。”许景行一脸羞涩的模样开口:“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得趁着自己还记住马恩老师的批注,将这些内容写在书籍上,免得自己忘记了。”

安村长看着有记忆还勤勉的许景行,佩服点头:“那我明日就进城,给你东西买齐。”

张靖也点点头,美滋滋的请安村长提笔,给远在老家的妻儿写信。

他得立马去信,让人明年开春就动身过来。

***

许景言送走连夜回军营的张靖,又热情送走安村长夫妇,看向许景行,低声:“你……你会不会有些吹过头了啊?万一明天《论语》送过来,安村长抽背怎么办?”

“《论语》是高中语文必修课。”许景行道:“《论语》大概经典选段和意思,我还记得。”

“高中有这课吗?”

许景行呵呵两声。

“不是,你高中的课到现在还记得?”许景言震惊。

许景行:“那些商圈老古董不就好这一口,化身古玩收藏家,引经据典,还响应非遗传承活动。我为了燕城商会会长的位置,投其所好,学过。”

听得燕城商会会长一词,许景言表情一变,满是愧疚。

要不是他因此瞎嘚瑟,他……

“你矫情什么?既来之则安之!”许景行目光锐利,看向京城的方向:“不当个阁老,咱们就去占海为王!”

许景言积极:“我知道白糖爆、炸。”

“咱们家造舰的!我谈下来的!”许景行眉头一挑。这个世界要是让他们多灾多难,他不介意直接来个降维打击。

许景言乖顺无比:“你……你把咱们家技术部的付出吞了吗?”

“我不参与研发,年纪轻轻能当燕城会长?那些老古董愿意被我压着,你爸愿意退居二线?”

许景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