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和霸总弟弟在古代科举苟命 > 第2章 分歧

第2章 分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们兄弟俩弱,就要无意中彰显出自己的价值,让人生畏,不敢起歹心。

且他拥有原身的记忆——穿着绸缎出逃的兄弟俩被难民扒了衣服,也证明了“太过弱小”也是会被欺凌。

谋算着,许景行继续道:“海津府过去,最有名的便应该是山海关了。能多准备些稻草就准备些。一旦过了山海关,冰天雪地的,找干草就难。”

许景言见许景行面色沉沉,回想着自己裹着羽绒服,带着小太阳录制东北雪景的名场面,吓得立马弯腰,力求一根干稻草都不要遗漏。

且根据原身的记忆,他们兄弟俩是真的逃难。不像其他主动离家的难民,还能带着被褥行囊,道一句破家值万金。他们最多就是从烧成黑炭的许家庄子里扒出能够用的破罐子,吃喝,麻衣,甚至稻草那都是赈灾分配到的。

嗯,原本绸缎料子被抢了。

竖耳倾听的众人:“…………”

武林等看管的士兵们:“…………”

一行人互相对视一眼,低声:“这个真读书苗子啊,竟然现在就琢磨天气了?”

“这小子考虑的也有道理。想当年咱们跟着沈将军从西北去北疆驻守,被冻傻了。”

“眼下这些难民饿了三年,也不知道多少能撑到关外。”

“还能如何,看老天爷啊!”

士兵们感叹几句过后,便迎着升空的信号烟,开始骑驴巡逻,确保难民们能够安静的跟上队伍。

上万人再一次沉默的赶路。

但很快所有人都哗然了,骇然瞪圆了眼睛看着不远处碧海蓝天的海:“这……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宽的河啊。”

“这水要是都能运到田里,还愁种不出粮食吗?”

“老天爷无情啊!”

“…………”

士兵们看着混乱的队伍,当即挥鞭怒吼:“安静,全都给我安静!”

“你们能够看到的地方,那叫海津码头,全国的漕运粮食都在此处周转。钦差大人命我等带你们走这条乡间小道,就是让你们明白,关外也有粮食,关外的粮食都能通过大船运过来赈灾!”

“现在都给我安静,谁敢冲到官道,杀无赦!”

这番话震的所有难民都情绪激动,双眸迸发出光来。

关外……关外的粮食都有多能够赈灾?

许景言也亢奋不已,目光炯炯的看着入目的碧海一线,“这……”

“English。”许景行冷声。

这一声虽然跟寒冬腊月被泼冷水一般,但许景言笑容还是咧开,低声用英语道:“就算架空世界,基本框架差不多。这地是津门。”

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链接南北方的重要枢纽城市。在古代因漕运而兴,打唐朝后就成为南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城市。在明朝因天子渡河南下争位,还改名为天津。

“因此更是军事重镇,”许景言神秘兮兮的问:“知道吗?”

“所以?”许景行眺望着停泊在码头上的“巨船”,眼眸黯了黯,逼着自己回应许景言一句。

“以咱们目前的家当,扛不过风雪,咱们想办法在津门吧。”许景言表示自己真把许景行先前的忧愁记载脑子里了。

“你有原身记忆吧,原身父亲死死护着的鱼鳞图册,相当于后世的身份证,懂吗?”许景行闻言,倒是克制住触景生情的伤感了,气愤强调:“有这张证明,登记过后,咱们才能被护送去关外,不算流民,是难民,是响应朝廷政策迁移的难民百姓,到关外能分田地的。”

“你异想天开留下来,那就是黑、户。”最后两个字,许景行恨不得冲人耳畔怒吼。

许景言丝毫不惧许景行黑脸,抬手指指海面:“那也比活活冻死强啊!再说了,妈祖娘娘会保佑我们的!”

“咱老许家又不是没黑过?族谱上写着下南洋当黑、户还当海、盗。”

许景行定定的看着双眸亮晶晶,想法单纯至极的哥,抬手按着额头青筋:“你以为你演的古装片?若是正经的朝代,你没身份证,没路引可以直接按律打杀的。”

“很不幸你穿的是科举文。”

“不管怎么架空怎么设定,科举,第一关就是身份证明,要查祖宗三代的身份证。就好像你高考,你得有学籍才能报名参加高考。”

“可……”许景言摸了摸稻草,小声嘀咕:“那……那为什么可以有一批孤儿可以被选走啊?”

“可能他们相当于后世的人才引进政策,有落户优惠。”许景行搜索了一下自己脑子,发现自己也没这方面的知识点,于是综合自己所听所闻,举例说明。

许景言咬牙,正绞尽脑汁琢磨自己有什么值得“人才引进”时,忽然间就听得一声惊雷凭空而响。

下意识的一抬头,就见不知何时天忽然阴沉沉的,像是要下大雨。

见状,许景言倏忽间心中一慌,不自禁抬手扣住许景行的手。

许景行看着天,眉头紧拧成川:“要下雨了,咱们要是赶不到驿站,就会被淋成落汤鸡。”

此话一出,许景言直接抬手捂人的嘴:“呸呸呸,妈祖娘娘保佑,这许……”

话还没说完,他听得哗啦啦,跟倒豆子一般的响声,感觉自己心都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