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任何剧组,尤其是小成本剧组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面临着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挑战,南薇急得暴走,整天24小时电话不离手,一遍遍拨打给潜在投资人,四处奔波寻找新的投资方,但每一次都失望而归。
时间一天天流逝,原本就充满压力的创业之路,焦虑也在不断升级。
唐淑晨还在忙着拍摄前期的一堆琐碎事宜,到了晚上,别人可以收工,她和南薇又继续开会想办法,夜晚的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而煎熬。
一周后,就在南薇崩溃之际,一道灵光划过唐淑晨脑海。
她再三考虑,拿起手机,拨出一通电话。
几秒后。
对面接起,话筒里传来他低沉的一声:“喂。”
有一瞬犹豫。
还是下定决心。
“你的机会来了。”她说。
他在电话那头轻轻一笑。
“你需要我做什么?”
“需要你的信任和眼光。”
“怎么说?”他问。
转身看着办公室墙上的电影概念海报,唐淑晨缓缓开口,问道:“陈左,你要不要投资我试试看?”
……
三天后,资金危机解除,接下来的日子,演员陆续签订,各个部门也都确定好了拍摄方案。
到了三月份,由唐淑晨初执导筒的《云上一直是晴天》开机了。
除了男一王众之外,从女主、男配、女配到其他主要角色全部采用新人,为了节省制作成本,背景角色几乎都是由摄制组工作人员客串。
唐淑晨马上进入拍摄状态,入行以来跟着各位导演多年,旁观也学了七八分,加上近两年影视广告的高强度拍摄训练,拍片速度快已成为一种习惯。
在不影响拍摄质量的前提下,她可以一天拍到15场戏,而且要求非常高,只要是经她手拍出的素材,质量都能得到保证。
拍摄过程中,对影片中每一个主要角色可能出现的情绪都进行了单独拍摄,不断丰富细节,最初只设计了150场戏,到最后竟然拍出了将近200场。长达八小时的素材,几乎可以做到每个段落都有备选方案。
历时四十五天,拍摄进入尾声。
四月中旬,剧组杀青。
唐淑晨马上扎到机房剪片子。
有足够的素材,好处是可以自由剪辑,选择性多、可能性多,但也很痛苦,因为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表情都是独一无二的细腻与动人,总是令她难以取舍……
大概三个月的时间,片子基本定剪。
接着,是一些后制,然后开始走送审流程。
过程报送资料和修改送审的手续较为繁琐,不过,幸好在十月下旬前完成了所有审核,加了龙标,这才赶上欧洲某国际电影节征片报名的末班车。
业内对唐淑晨成为电影导演并不看好,毕竟和老东家旗下名导比起来,她道行实在太浅。
唐淑晨倒是一如既往,完全不在意旁人目光,没费什么时间在同行言论上,而是继续将工作重心放在片子和后续境外电影节上。
一月下旬。
欧洲某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唐淑晨的作品榜上有名。
南薇看着电影节官方发来的确认邮件,万分感慨,激动不已。
“淑淑,我说什么来着!别管那么多,你就大胆向前冲,总会有人欣赏你这种风格的片子的,我看你非常适合走文艺路线,你赶紧地吧,从今天开始多搞几个,以后咱们好好发展这个方向,踏平全欧洲所有电影节,拿它个大满贯为国争光!”
唐淑晨无语。
这才刚入围啊,就给她上那么高大上的价值,当她是老天奶亲闺女呢,还是祖师爷亲孙女?
大满贯是她俩现在应该想的么,还是弄好眼前去参展这点事儿吧。
官方通知电影节将于二月中下旬举行,分为两个阶段,开幕式定在15号,从15号到21号是第一阶段,21号当天晚上举行颁奖典礼,从22号到26号为第二阶段,举行“观众日”活动,相关影院向公众展映参展影片。
南薇忙活办签证和订机票酒店等琐碎的事,抽空找人打听了一些参展攻略,了解到影展主办方还有很多小众文艺片的投资人和机构,又提前准备好几套介绍资料和说辞,打算去那边大展拳脚,拓展微辰影视国际业务,为唐淑晨下一步片子找投资。
一个月后,一切准备妥当,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
2月15日,凌晨一点。
南薇和剧组其他成员已在机场候机大厅汇合,只有唐淑晨迟迟未到。
等了近一个小时,数通电话催她,眼看着登机口就要关闭,南薇操碎了心,再次打电话给她。
唐淑晨接起来,忽然在电话里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你们先去,颁奖典礼那天现场见。”
说完就挂了电话,完全不管在机场凌乱成人形问号的南薇。
七个小时前。
2月14日,晚上六点四十五,微辰影视办公室。
唐淑晨忙完公司的事,准备下班回家收行李,南薇催她好多天,她想着除了那些证件资料之外,也没什么非带不可的,就一直没收,拖到现在。
出了公司,往园区外边走边叫车的时候,手机进来一条微信。
黑色头像,悬在屏幕上方。
是好久不联络的林慧穗,自从她退租唐淑晨学校附近的房子后,两人几乎没有联络过。
唐淑晨看着那条消息通知,点进对话页面。
发来的是一张画展电子邀请函,黑底白字,上书:林慧穗首次个人油画艺术展——局中人,展览时间2月1日至14日,大字下面还有各主办方、承办方的单位名称及展览地点。
又有一条信息进来。
【穗:不好意思打扰了,今天是画展最后一天,能不能麻烦你过来看一下,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