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是武学高手立身的根本。
曾经江湖上出现过一些惊才绝艳之辈,仅靠精妙招式便能跻身高手之列,但他们大都因内力积蓄不足,止步化境。
仙客罗赞是久负盛名的化境高手,一身内力自然澎湃,无奈大半都已在之前的爆炸中耗费,云来在此出手,正是找了个趁人之危的好时机。
剑气携透骨杀意来势汹汹,罗赞收回按住秦笃的手,不慌不忙地拔剑,内力倾泻,剑锋铮然,响彻山林,传至深谷。
“罗前辈的剑歌术,他与人打起来了。”秦月明挥弓拍飞几条弹冲过来的水蛇,眉头一皱,“爆炸、毒雾、埋伏,还有这涧中毒蛇,果真是环环相扣。”
“不过藏头露尾的小人,”赵青山眼神冰冷,“师祖行走江湖七十余载,倒不至于在这阴沟翻了船,不必担心,且先把这些东西处理了。”
他说话之时,手上不停,扬起阵阵刀光,将扑来的水蛇拦在几尺开外。
两人周围已堆起一片蛇尸,蛇血蜿蜒汇集入溪,更多的水蛇逐臭而来。
之前两人调息之时忽闻异响,睁眼便见溪水如沸腾一般水花翻涌,原是无数水蛇在其中游动,不少水蛇已上得岸,悄然向他们游来,蓄势待发。
也不知这溪水中到底有多少蛇,两人杀了好一阵子,仍有蛇源源不断涌上岸来。
秦、赵二人内力虽亏,要除掉这些蛇依旧小菜一碟,但如此持续下去却不是办法。
听得崖上的剑歌之声,两人不再耽搁,齐齐向水蛇来的溪流源头而去。
一路无话,半盏茶后,秦月明遇赵青山并肩转过一道弯,还未看清前方景象,便先嗅得一阵扑鼻恶臭,定睛一看,只见有一黑一棕两条巨蟒在山谷尽头的水潭中游走不定,纠缠翻腾。
秦月明本能掩鼻,无奈牵动左臂伤口未成,只得紧蹙眉头,偏头向赵青山道:“刚才那些都是这两条的蛇子蛇孙?”
“应当不是,”赵青山回答道,“体型便不相符,你可曾见老虎生出狸奴?”
这比拟生动形象,秦月明霎时反应过来,轻晃了晃头,道:“是我糊涂了,那……”
她话未说完,就觉怀中异动——之前逃命时,她见势不对,忙将蛊蝶栖息的蛊笼揣了进去,使其逃过一劫。
另一头,赵青山也打开腰间尚完好的铁制蛊笼。
爆炸、坠崖等冲击于人而言都是九死一生,对于体型纤弱的蛱蝶来说更是灾难,纵然被护得严实,亦不免在层层震荡中折翅损须,两只蛊蝶鳞翅翕张间都显出几分有气无力。
幸而它们并不是寻常昆虫,而是经了重重炼制的蛊虫,受了伤还能从旁补益。
——譬如前方的两条蟒蛇。
“蛊”者,由无数毒虫在皿中炼制而成,不过自孟鹰独辟蹊径,将牲畜用蛊法炼之,大放光彩以来,江湖上的蛊师也开始在其他生灵身上动脑筋,却都不如天不收的蛊牲厉害。
秦月明安抚住两只蠢蠢欲动的蛱蝶,留心打量潭中巨蟒,终于在其中一条蟒蛇张嘴时,看清了其口腔中斑驳的纹路——
蛊之一道,脱不开毒来,这些蛊物遭炼制时,毒素发作的情状不一,有些显露在外,便留下了各种瘢痕伤疤,不同的炼制手法,形成的痕迹也不尽相同。
当初白牦教作乱,秦月明与寨中蛊师一道研究过那些蛊牲,此刻略一回想,道:“这两条蛊蛇,像天不收的手笔。”
赵青山也忆起庄不周的供词,道:“这许是孟鹰与无忧门交易的一部分。”
他嗅了嗅四周弥漫的腥臭,皱眉道,“秋毫山庄中也有与此相似的气味,想来正是无忧门炼蛊之处。”
“也许还不止,”秦月明让蛊蝶停在一旁的石壁上,提起长弓,面带霜色,“无忧门中还有金缕宫余孽在,这鸟不归的瘴气正与瘴毒之术相合,不知又让他们钻研出了什么害人的东西。”
赵青山横刀在前,“啧”了一声道:“当年不懂事没斩草除根,让这群人活到现在,是我的过失,出去就弥补。”
说罢,他侧身拔刀劈出,正砍中一颗巴掌大的蛇头。
与此同时,秦月明亦是长弓一扬,挡住一条飞蛇,将它掼到石壁上,砸得稀烂。
原来就在两人闲话之际,已有许多大小不一、粗细不同的蛇只悄然游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如此逼仄的地方同时出现这么多品种不一的蛇,实在不合常理,佐证了两人的猜想。
蛇类感官敏锐,被炼制成蛊后更应不同凡响,水潭中的两条蛊蛇仍作嬉戏之状,但那不停往这边吞吐的黑红蛇信与竖瞳中的冷光却暴露了它们的不善。
秦月明伤势较轻,内力亦已恢复一二,便足尖一点,率先冲向两条蛊蛇。赵青山紧随其后,劈斩开四周飞窜上来的蛇只。
“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