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一群奇葩的世界里我专心修行 > 第301章 第 301 章

第301章 第 30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天,还在四域夜猎的丁明庭和霍小丁寄来一封书信,云安之看完后,感觉自己又增长见识了。在她的第一世,因为网络,世界再大也就一网联接,天南海北、五花八门、世界万象,云安之自以为见识得已经不少了。

上次自己带人外出游历的那段时间以为也见识到了这个世界,再怎么说也算大致的走过四域。但如今看来,自己还是见识少了,拜丁明庭和霍小丁所致,这次又增长见识了。所以,能给云安之长见识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开始呢,不过是个俗套的开头,村子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大部分村民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种地。村子里呢,也有很普通的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走街串巷,今天顺一把葱、两个鸡蛋,明天堵上个姑娘家言语调戏两句。他倒也没有多大的恶,村子里真正揭不开锅的人家他也不去雪上加霜。

要是自己村民在外面村子里遭人欺负了,他还会纠结几个流浪汉,今天去泼盆尿,明天把人家窗户砸了,后天扔一块带毒的骨头毒死那家的狗……大坏事不做,小坏事不断,折腾得人家不过来道歉绝不收手。莫名其妙倒也成为村里的“守护神”,周边其他村子里的人知道这个村子的人不能惹,惹了就各种倒霉的琐事缠身。而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呢,对于这个偷点小东西,也只会嘴花花但从不动手的二流子就更宽容了。

大过年的,这家送一筐子青菜,那家送半篮子鸡蛋,这家割一块肉,那家包一纸包糕点,七七八八也算凑足了过年的年货。这二流子的日子过得那就更是自在了,自家的田都直接租给别人,到年底收几袋子谷子、面粉什么的,够他爹娘一年的口粮就算一年的租金了。

等到这人后来大了,家里人慢慢老的老、走的走,他这才发现,虽然日子过得是舒服,但是满足了生存的需求后,他这会儿终于反应过来精神的空虚。尤其是家里人老去之后,在外面嘻嘻哈哈喝酒吃肉完毕,等自己回去就只剩下一屋子冰冷的黑暗后,他也开始希望过起娘子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但是,村里人是对他没什么反感,但谁家也不会把自家闺女嫁给他的。

好在这二流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同村的没人愿意嫁,那就找外边的呗,折腾一圈发现周围一圈村子的都没人愿意嫁,那就……这货一思索,咱去城里守着吧。

这货有点脑子,这世道不鼓励人口买卖那是民面上的,官面上那不叫人口买卖,那是赎罪。

比如吧,一个官倒了,他那一家子男人流放收监,女眷们可就入了贱籍,直接被送入教司坊的那就不说了,但总有几个会被贱卖,贱卖的钱归于国库,就当他家给国家的赔偿了。

会被贱卖的,要么是家生家养的家仆,要么是破了身子的贱妾通房。而他就是看中了那些豪门世家的家仆,能做事且会做事,有眼色懂进退,重点是身子还是干净的,心思更是自小被灌输得只有奴性,多好啊。

有事没事在城里晃荡那么小半年,就让他成功捡漏。京城大官败于职场斗争,家里老老小小男男女女数百人,连他们这个小城都能分到几个当众赎罪。这二流子混在人群里一边观察一边打听,没几天把情况摸清了,前面好卖的基本上也卖光了。

接手的时候是那种打包贱卖的。一个是厨房里的耳朵有点聋的厨娘,一个是在绣房里的瘸脚绣娘。重点是这俩便宜啊,还有门手艺,但样子太普通外加略有残缺,所以加起来才一两银子。二流子心满意足带俩人回家,从此也算家里有人了。

厨娘负责做一家三口人的饭菜,绣娘就在家里继续绣花做帕子什么的。每个月二流子会把她做的东西拿去城里的绣坊卖了,没半年一两银子也就赚回来了,二流子的日子就日复一日的好起来了。

两三年的日子过去,厨娘和绣娘陆续生下一个小的,虽然都是女孩,但二流子无所谓,女儿有女儿的用处,跟着厨娘绣娘继续学手艺,日后不也更能赚钱嘛,他对女儿倒也真的没意见。

十年过去,不光有女儿还有了个儿子,二流子一人过日子,几个人养他,反而被养的皮光水滑,富泰起来。

说来他这日子过得比谁都舒服,一辈子没吃多少苦,也没过什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尤其是选了两个真正价廉物美的实惠媳妇后,那可就吃着好吃的,还能让媳妇赚钱养他。

家里有儿有女,儿女都有媳妇看着,他不操心。两个女儿会厨艺会女红能养家,在村子里这样的姑娘是好姑娘,长大了可多人提亲了,只是家里那唯一的儿子什么不学,偏把他的毛病学的一点不差。送去私塾才上了半天就被先生退回家,先生主动把两倍束脩退回,但这个学生他是说什么都不收的。先生管不好他,有他在,一屋子孩子别想好好读书。

二流子不以为耻,还挺得瑟的到处跟人家宣扬,他儿子果然随他,就不是块读书的料,不读书就不读书呗,他没读书这辈子不也挺舒服的,儿子以后跟他学习怎么把日子过好就行。

二流子就当身后多了个小尾巴,整天带着儿子打流混世,两人偷鸡摸狗、吃拿卡要的嘴脸都是一模一样的,二流子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这一辈子算是享福了,儿子呢,他也会同样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教给他,至于儿子的以后,就是儿子自己的事了。

这年冬天非常冷,大雪的这一天,二流子喝到宁酊大醉才摇摇晃晃回家。酒馆老板好心,他还特意跟二流子身后七岁大的儿子交代一句,“你爹半路倒了你要是扶不起来,就赶快回家告诉你那两个娘,让她们过来接一下。这大冷天的,醉倒在外面可遭不住,千万别大意了。”

结果第二天,早起的人还是看到雪地里二流子敞着怀的冰冷的尸体。冻死的人神经都被冻出问题,临死时反而觉得热,会主动脱衣服。再问二流子刚被人从被窝里叫起来的儿子,儿子说他回来的时候,两个娘都熄灯休息了,他在门口叫她们了,叫完他就回屋睡觉,再往后他就不知道了。村人也说,谁能知道这两妇人居然都睡死了没听到。

所以这桩意外一半归结为二流子自己喝太多,一半归结为两个妇人睡太死,这个七岁的儿子干干净净的,两个妇人大冬天的在祠堂门口跪三天,这事就这么结束了。

家里主事的男人就剩下这个七岁的孩子,他每个月继续去趟城里,绣坊照样接他的单,看他是个孩子有时候还多给他一点点。再加上少了这个爱喝酒的,家里的钱还更能积攒下来,日子更好过了。

村人一开始觉得没了二流子,日子能更清静,却没想到送走了小恶,却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迎来了小恶的升级版。

二流子的两个女儿很像她们的母亲,老实善良、勤劳沉默,容貌普通,性格温顺。个性稍微有点无趣,但公公婆婆最喜欢这样的儿媳妇,好性子,能做事,易拿捏。在家里任劳任怨,厨艺优秀,还有一手能赚钱的绣活儿。姐姐们嫁出去几年后,生下儿子女儿,日子过得就更踏实了。

而这时候,二流子的儿子也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当初他爹在这个岁数已经是村子里人见人烦的主儿,要不是心性护短,前后出手护过村里人几次。在此之前他在村子里,大家要么拿他当瘟疫,要么就无视他。

二流子的儿子不善读书,爹走了两个娘也管不住他,他就学着他爹的样子在村子里到处乱溜达。考虑到他是个没爹的孩子,即使他爹名声就那样,但一开始村里人也没有趁机欺压他一家。有时候年头好的时候,大家还会主动塞个鸡蛋割把韭菜让他带回家,给他改善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