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问山海[探案] > 第23章 佛前一诺

第23章 佛前一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桐花巷

大火烧了一夜,待救火兵丁赶到时,昔日恢宏的门庭已经埋葬于滚滚浓烟中,连水都送不进去。

偏偏天公也不作美,虚张声势地朝这“风陵”之地刮了一场妖风,助长了火势蔓延。原本要烧几个时辰才会波及全府,结果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整座府邸就被火舌吞噬了。

据说,最先发现此事的是吴家已经疯了的管家。他受刺激后,在街头巷尾闲逛了一日多,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意识,从城南向家里赶时,发觉门上的铜锁烫得吓人,大吵大喊,将熟睡中的街坊全都吵了起来。

顾桢看了眼缩在墙角的疯汉,惋惜道:“也是可怜人。”

下一秒,他对身后佥事道:“你确定要跟我进去?这里面的光景,不比诏狱好多少。有仵作在,你不必跟来。”

佥事望向男子身后焦黑的断垣残壁,面上闪过一丝犹豫,但一想到老按察使的嘱托,还是点头道:“副使放心,我跟随按察使多年,不会拖累您的。”

当进入看到祠堂地下一团焦黑时,佥事这种平素惯于握笔的人还是忍不住背过身去,搜肠刮肚,将前不久吃的早膳吐了个干干净净。

顾桢顾不上给属下顺气,捏着鼻子看仵作将焦尸翻了过来,问道:“最初起火的,便是这间祠堂。你能否判别此人身份?”

仵作在本府工作多年,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灭门惨祸了,答道:“从盆骨弧度看,这应当是具女尸。而牙齿的磨损程度表明,女尸生前年龄较大,为六十岁左右。”

顾桢从掉落的木梁间拾起一枚压变形的金簪,道:“这女尸生前穿金戴银,在祠堂是为了悼念亲人。我想,此人就是先知府的母亲。”

仵作应道:“大人说的是。如果没有这场大火,验尸会更顺利些。这地方一旦过了火,有些证据就难找了。”

顾桢道:“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验尸一道上,你们仵作比我们熟悉。烦请你再仔细看看,此人生前可有受过外伤?”

佥事已无东西可吐,头脑发晕地凑了上来,道:“副使,这尸首已经烧成了焦炭,还怎么验?”

闻言,仵作笑道:“这位大人有所不知,人虽是肉身一具,但死后会留下白骨。肉身已毁,尚有一副白骨可观,自然是验得的。”

接着,仵作对顾桢道:“大人,这里不便操作。我须拆了这身上的肉,在釜中煮过才能看得仔细。”

“无碍,只要能查出她的具体死因就好。”

顾桢叫来祠堂废墟外的人,让他们帮仵作将尸首运回去,而后对佥事道:“去调吴家的黄册来。牙人那里,应当有仆役的买卖记录,去将人找来,就说我要问话。”

*

秦凌羽忖道:“也就是说,我们出了梧城后,吴家就出事了。而顾大人还未查明走水的真相。”

照影泉边,水声潺潺。她站在石滩上,边想边往水中丢石子。

沈鹤站在一旁,道:“吴府灭门一事,未必是意外,很可能是人为。今后上路,须对所有人有防备之心,不可偏听偏信。”

心照不宣地,两人都没有提起那口下落成谜的箱子。后面又待了一会儿,沈鹤只说让她不要乱跑,发现暂时没什么可聊的,就各自离开了。

昨天蒙着两床被子,发了一身的汗,今天晨起喝过药后,秦凌羽已经觉得舒坦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她能留在寺中的时间不多了,解决千佛窟之谜迫在眉睫。

路过药师殿时,她见殿中还点着灯。

佛祖座下不远处,一个小沙弥在蒲团上打坐。走近看时,她才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在冥想参禅,而是忙里偷闲,悄悄地打起了瞌睡。

如今求财、求姻缘的人多,这处药师殿中并没有什么香客,香炉里只斜斜地插着几线清香。

“小师父,小师父?”

这沙弥不知悟到了什么,正笑得开心,就被道外之音扰了神思,幽幽转醒。恍恍惚惚间,竟将她认作了师父,还以为佛前的灯灭了,要惩戒自己,便一溜烟地从蒲团上滚了下来,叫道:“啊呀!师父莫打!”

可发现灯还好好地燃着时,沙弥略显懊恼,却还是礼数周全道:“施主是要进香吗?”

她微微一笑,道:“小师父,我有一事相问,不知你能不能帮我解答?”

小沙弥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踌躇道:“那得看是什么问题……不过……不过能不能请施主别把贫僧打瞌睡的事告诉师兄和师父他们?”

她想也没想,爽快应承下来。

小沙弥得了承诺,放下心来,拍拍胸脯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也不敢在佛祖面前说谎。施主有什么问题,便问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