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谢有仪示意碧彤上前。
碧彤便站了出来,一番话让赵宁脸色青黑。
“苏夫人生产之后,夫人便派奴婢再去寻稳婆,奴婢去过几个城中有名的稳婆之家,只说是府中夫人可能近日要生产,请其去府中小住几日,以防万一。那稳婆便询问是哪家的夫人,奴婢便说是林家的,这些稳婆均道可以前来。”
“奴婢以需要多问几家为由离开,这些稳婆还骂骂咧咧,说若不是近日生意少,断不会叫比价的人进门。”
王夫人闻言,断言道:“如此说来,此事定有蹊跷,是有人要故意谋害玉珍性命!”
秦夫人附和:“女子生产乃是到鬼门关走一道,若非今日玉珍来了丞相府,又遇上谢夫人,恐怕真是凶多吉少。”
赵宁见几人一言一语说得确有其事似的,连忙辩解:“怎么会有人害玉珍呢?玉珍性格柔顺,从未与人交恶,依下官所见,恐怕只是误会罢了。”
“既然夫人留玉珍一晚,那下官便明日再来接玉珍回府。”
说罢便要告退。
谢有仪喊住赵宁,冷声警告他:“赵大人,若是你不报官,那就莫要怪我多管闲事。”
“此事事关人命,可不单单只是你赵府之事了。”
赵宁咬牙,只能答应下来:“自然,下官择日便报官。”
说完,还瞥了一眼依旧跪着的紫宁,说:“那这丫鬟不如下官先带回去,也好好责罚她一番。”
谢有仪看了眼紫宁,想了想她今日所说的话,应当没有撒谎,便叫她起来了。
“她回去了谁伺候玉珍?赵大人你就自己回去吧,紫宁留在这,也好看顾她主子和小主子。”
赵宁只能连连应是,然后便离开了,看也未看紫宁求带走的眼神。
谢有仪看着对方迫不及待离去的身影,冷笑一声。
身为一府之主,她可不相信赵宁对此事一无所知,只是此事也不知该向谁反应。
王夫人见事情算是解决了,便说道:“时辰不晚了,先去用膳,谢夫人可要留宿一晚?”
谢有仪摇头拒绝,“不了,多谢夫人好意。府中还有事要处理不宜久留,我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王夫人点点头,便带着谢有仪与秦夫人往餐厅去了。
至于紫宁,谢有仪让她在苏玉珍房外守着,若再出了岔子,她小命不保。
自然,王夫人也将一位姑姑留在了这里,苏玉珍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人照看更好,除此之外,也是为了防着紫宁。
-
谢有仪坐在回府的马车上,脑海中回想着刚刚用膳时秦夫人讲的话。
秦夫人说,她与苏玉珍也算有些交情,偶尔会请她到府上聚一聚,便也知道了她与赵宁的故事。
原来,许多年前,赵宁上京赶考,一举成为探花,许多女子倾心于他。
这赵宁与勤郡王嫡女偶然在寺庙相识,才子佳人一对,京中世家圈子里边传言两人要永结同好。
但苏玉珍在老家苦等消息不来,便上京来寻夫君。
到了京城,却听闻了新进探花与勤郡王嫡女的消息,她直接找上门去,绝了赵宁攀龙附凤的想法。
幸而赵宁与拿勤郡王嫡女只停留于书信往来,还未深交。
勤郡王得知此事震怒,直接将赵宁告到皇帝面前。
然而赵宁却反咬对方一口,只说自己已经拒绝,是对方一直紧追不舍。
其言行之无耻,一时之间让那些爱慕他的女子都唾弃此子。
此事关系勤郡王嫡女的名声,又因为两人到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只是苏玉珍虽成功找到夫君,成了探花夫人,但据她所说,自那以后她夫君便对她冷淡得很。
在她找上门来的第二年,就纳了一富商之女为妾,赵宁就更把她当做不存在一般了。
没过多久,那富商之女便有孕,产下了一子,而苏玉珍却迟迟没有孩子。
其在府中的境遇可想而知。
谢有仪听过这陈年旧事,心中叹气。
又是一桩负心汉的故事,这天下难道就没有一个专情男子了吗?
也是,莫说古代了,就是穿越之前她的时代,也难。
她搀着豆蔻的手下了马车,却见陆廷尧正在王府门口站着,眼中神色不明,似有担心,似有疑虑。
谢有仪一时不察,脚下打滑,竟不小心要跌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