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有了钱才能活下去。站在最右边的大眼睛丫鬟叫秀秀,她壮着胆子问:“姑娘,我们的工钱有多少?”
这些琐碎问题当然是银杏来回答:“工钱每月五十文,你们要是做的好,从客人那里得了赏钱就自己留着,明白了吗?”
“明白了!”小丫头听完眼睛都亮了。
恩威并施,是最快收拢人心的办法。
傅知乔微抬眼眸,声音带着威严,“崔嬷嬷你们都认识了,接下来就好好跟着她学习礼仪,丑话说在前头,你们只有半月的时间,到时要是过不了崔嬷嬷的考核,就只能去做粗扫的活了。”
小丫鬟们统一换上丫鬟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跟崔嬷嬷学习接待人的本事。
*
太白酒已经积累了很多回头客,销售上不需要傅知乔多操心了,但青梅酒是全新的业务,相较于酒劲霸道的太白酒,酸甜的青梅酒更适合女子饮用。
所以不能走太白酒的销售模式。
万事开头难,当初她推出太白酒也是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人力物力。
前期的研发成本就不说了,后来花钱办喝酒挑战赛、请水军去蓬莱居里搞事、免费试喝等等诸多推广活动,太白酒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最重要的是青梅酒的存货不多,她之前酿的那几坛也不过两百斤左右,所以青梅酒只能走小而精致的路线,容器也不能用酒坛,要制作专门的瓷瓶。
经过再三考量,傅知乔最后选择了用梅瓶来装酒。
梅瓶的小口设计,可以很好的控制倒酒的量,还能防止酒气挥发掉,简直是装青梅酒的不二之选。
梅瓶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小口,短颈,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瓶身简约无附加堆物,不失“窈窕淑女”之美姿。
傅知乔对成品很满意,这样的酒瓶才配得上她的青梅酒,不枉她花大价钱去请手艺高超的匠人。
不止瓷瓶是定制的,她还设计了配套的梅花雕花礼盒,白釉梅瓶放进盒内的凹槽,再用绸带绑紧固定好位置,防止酒瓶在盒子里摇晃破损。
白釉梅瓶装上八两酒的青梅酒,包装用精美的雕花礼盒,两者结合堪称艺术品,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原料成本加上包装成本,六两银子的售价是很合理的。
青梅酒是以太白酒作为基酒,太白酒的定价是是十两银子一坛,更别说她还加了那么多的冰糖进去,这都是些高成本的原料啊!
在大魏,人们管冰糖叫做“石蜜”。
物以稀为贵,因为制糖技术不成熟,不能大规模生产,所以大魏的糖价极高,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甜蜜蜜的糖只有贵族才能够享用到,在百姓们的眼中,糖更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
三四百斤左右的青梅酒灌装到梅瓶里也就几百瓶而已。
梅瓶和雕花都是德福亲自去监工签收的,为了确保梅瓶完美无瑕疵,每一个他都细心检查过才敢送到傅知乔手里。
等了十来天,大批的白釉梅瓶和雕花礼盒送到了傅宅。
当初酿青梅酒就是在自家院子里,这会儿也不好挪地方,干脆就在傅宅里灌装好了。
傅知乔正穿上罩衣,在一边指挥丫鬟们把青梅酒灌装到梅瓶里。
瓶子已经清洗消过毒了,先在瓶口插上特制的漏斗,再在把青梅酒灌进去。酒灌装到一半,门房突然来报,酒铺里的伙计宋大力来报,说铺子里有人闹事,请她过去处理。
有人闹事?
傅知乔脱下罩衣嘱咐丫鬟们灌装要仔细点,然后去堂屋接见了宋大力。
“什么人在酒铺里闹事?”
宋大力偷偷瞥了傅知乔一眼,这还是他第一次直接跟东家汇报事情,他咬了咬舌尖提醒自己要专心:“闹事的人名叫韩进财,是十字街里有名的无赖了,他鬼鬼祟祟的要给咱们酒里下药,被抓了个现行,现在人已经捆到后院了,福掌柜出城进货去了,所以来请示您,这个人要怎么处理?”
一听人已经抓住了,傅知乔也不着急了,先让宋大力先回去把人看好了。
她灌了半天的酒此时也有些饿了,吩咐厨房做了糕点过来,她慢条斯理的用完茶点,又回房里重新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然后才朝着酒铺赶去。
坐在马车里她还在想,这个韩进财难道不知道太白酒铺跟蓬莱居搭上关系了吗?
自从酒铺跟蓬莱居合作后,就再也没有碰到过同行的打压,蓬莱居背后的靠山是司马大人已经是城里众所皆知的事实了,与蓬莱居交好就代表着与司马大人交好,居然还有人这么不长眼来找太白酒铺的麻烦?
还是说,这个韩进财背后有人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