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福掌柜你可莫哄我。”
“五家,太白酒只给五家酒楼供酒,王掌柜不妨考虑清楚。”
其实德福心里也是捏着一把汗,这是他第一次谈生意,此刻藏在衣袖里的手都有些发抖。他心里不断用傅知乔的话给自己打气,“我们是做生意,不是求人办事,要稳住、要稳住……”
听姑娘的话准没错,德福继续说道:“等到太白酒口碑和名气打出来,王掌柜买不到太白酒时,可别怨我没告诉你这个办法。”
只有与太白楼签订买酒契书的情况下,才能买到酒,否则没有多余的酒能卖给你。
你想买?
那对不起,排队等着吧……
青州城里大大小小的酒楼没有成千也有上百,太白酒铺只打算与五家酒楼签订供酒契书,王掌柜想到酒铺外排队的人,或许这还真是个机会,百味楼必须要抢占先机。
他不是个迟钝人,随即也笑开来,“那以后就多劳烦福掌柜关照了。”
德福心里松了口气,代表太白酒铺正式与百味楼签订了供酒契书。
*
酒铺开张的第三日,傅知乔正打算看看这两天的销量,“少东家,彭老板到了。”敲门的声音倏地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彭老板?
傅知乔立刻反应过来,彭高飞带着他的队伍来取酒了,酒铺开张的消息早在一个月前就写信通知他了,算算日子也快到了。
这回是傅知乔亲自接待。
太白酒铺内,彭高飞观察着酒铺里内的陈设,心里赞叹傅知乔果然是个妙人,从酒到铺子的装饰无一不是精品。
傅知乔和彭高飞寒暄了两句后直奔主题,还把他带到仓库里验酒。
傅知乔拿出一坛酒仔细介绍着,还把辨识防伪编号的方法告诉他,酒坛上有明显的标记,让人一见便知这酒是何时所酿,何人所出。
太白酒铺出品的酒每一坛都是独一无二的。
彭高飞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这种全新的包装方式让他十分惊讶,买太白酒原本是他在回京途中临时起意,结果傅知乔一次又一次刷新他的见识。
“傅老板果然是个会经营的人,彭某自叹不如。”
傅知乔:“彭老板过奖了。”
彭高飞有铺子有商队,能销售能运输,简直是她对外扩张的绝佳先锋队伍!
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傅知乔对彭高飞那是相当客气。
这时候银杏端上来一个托盘,傅知乔拿起腰牌递给他:“彭老板,这是我们酒铺的腰牌,以后您只要拿着腰牌来铺子里,就可以享受到尊贵的待遇。”
腰牌是用黄铜制成的,上面隐约能看出“VIP”字样,代表着太白酒铺的高级客户们。
腰牌角落里还有阿拉伯数字编号,从一到一百,每个数字代表一个人,名额有限只有大客户才拿得到。其他人不知道她的设定,自然也无法仿制。
傅知乔把“VIP”三个字母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标志,但在大魏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奇怪的图腾。
彭高飞是第一位拥有腰牌的高级客户,他的编号也就是一。
在青州短暂的歇了两天,交完买太白酒的钱款,彭高飞拉着几百坛酒回京了。
临走之前,傅知乔还多送了他两坛酒,“彭老板,这两坛酒送给商队的弟兄们,天冷了,一杯太白酒足以暖身。”
彭高飞欣然接受她的示好。
送走彭高飞后,傅知乔继续在酒铺的后院里算账。
三天下来,加上预订的,铺子里总共卖出了两千三百坛酒,总计收入两万多两银子。
这是她赚到的第一桶金,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傅知乔心里无比的满足,她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金钱积累,下一步就要考虑对太白酒的进一步推广。
酒水的市场很大,仅凭她一个铺子很难把青州的市场全部打开,她把更多目光放在了城里的酒楼上,把酒卖给他们分销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傅知乔有信心,过不了多久,这些酒楼就会按捺不住来买酒了。
果不其然,在酒铺开张这几天,时不时能看到各大酒楼的人出现在店里。
太白酒在坊间流传了这么久,开张两天已经有部分酒楼掌柜找上门来了,不过他们大多都持观望态度,真正下手订酒的只有百味楼。
“留给他们考虑的时间不多了。”傅知乔弯唇笑了笑。
他们?说的是谁?
银杏一头雾水,自家姑娘怎么越来越神秘了。
把太白酒卖到酒楼里是傅知乔早就计划好了的,单靠零售是很难走量的,把酒供给酒楼是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生产的太白酒多了,如何卖出去就成了问题。
傅知乔眼角含笑,外地有彭高飞帮她找销路,利用他的影响力把太白酒推出去。本地有酒楼客栈作为基础销量,那她这酒就不怕卖不出去了。
酒铺开业第二天,铺子里依旧异常热闹,高老头见此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傅知乔倒是颇为淡定,这两日生意火爆不过是是青州的百姓们第一次见到这样新鲜的酒才,等第一波高峰期过后买酒的人就会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