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病美人她成首富了 > 第15章 制曲酿酒

第15章 制曲酿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并不气馁,又找到高老头仔细询问了一遍,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

每天待在院子里潜心研究,仔细复盘了制作步骤,容器消毒、材料、搅拌,傅知乔亲力亲为,忙的满头大汗。

重新将材料用量配比成好几份,在高老头的帮助下又制作出多批酒曲作为对照组,试验几次下来才发现是温度的问题,盖布太严实了不透气,过高的温度会使微生物失去活性,导致发酵失败。

在损耗了不少原材料后,傅知乔终于掌握到酒曲发酵成功的方法。

酒曲只有在合适的温湿度环境中才能发酵成功,酒曲表面长出白色的绒毛时意味着酒曲发酵好了,如果酒曲表面发黑、发臭,都代表发酵失败。

发酵好的酒曲表面的菌丝细腻松软、洁白如霜,再拿到太阳底下晾晒,等到晾干以后就可以好好存储起来了。

高老头心里是不怎么相信她能做出酒曲的,前几次的失败他都看在眼里,好心劝慰她也不听,看到傅知乔认真的样子后,他叹了口气,算了,随她去吧。

高老头无法阻拦只能照做,在面对傅知乔提问时时也尽力解答,心想就当是陪着东家玩,反正钱都是她出的。

直到傅知乔拿出发酵好的酒曲,他才相信,原来她不是玩玩而已了,她是真懂啊!

酒曲的制作需要一个月左右,有了成功的例子,再大量制作也方便很多。

搅拌好的曲胚放入曲箱内压实成块状,抱来一捆捆稻草盖住酒曲,以便保持温度与湿度,利于微生物发酵。

在酒曲发酵的这段时间里,傅知乔顺便研究了高老头的酒坊。

酒坊里,傅知乔查看了高老头的酿酒工具,木甑、陶罐,漏缸,酒缸……在她看来,这些工具都是很落后的,但没办法,这里的技术、条件都很有限。

傅知乔知道的酒类多,理论知识也算丰富,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要依靠高老头。没有了现代化精密的机器控制,酿酒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掌控、对于放料比例的研究,这都需要有经验的酿酒师来把控。

这也是她看中高老头的原因。

*

青州海拔低,冬暖夏热、少风少雨,这对于酒的发酵非常有利。

赤水河贯穿城内外,百姓生活取水非常方便,高家酒坊里就有一口井,水质纯净甘甜,且无污染非常适合酿酒,总之,这里的气候、水质等分方面条件都达到了顶级。

酒坊里有新买的大米,傅知乔决定试验一下,理论知识再丰富,也要实际操作一番才行。

大米加水浸泡过夜,蒸煮后更有利于发酵,蒸熟的大米出锅后要铺撒在晾堂上,晾晒粮食的地面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晾堂,晾好的大米拌入酒曲发酵,选料、蒸粮、糖化、发酵等……

高老头一边展示酿酒步骤一边向傅知乔讲解,不愧是老师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每一样工具他都仔细说了用途。

傅知乔听得津津有味,不禁感叹:找个经验老到的酿酒师傅果然事半功倍。

蒸馏原理并不复杂,首先,要去定制可以蒸酒的工具。

酿酒的前期工作都交给高老头,她的作用发挥在蒸酒提纯这一步。

找工匠定做酒甑和大锅,为了防止泄密,她特地找了不同的小厮分别去找木匠和铁匠,拿着图纸定制大锅和甑子,然后回来自己组装。

高老头看着这造型奇异的大锅,心里直犯嘀咕,拼命忍住想要发问的冲动。经过酒曲一事,他已经意识到傅知乔的特别之处,这个东家的想法太与众不同了,说不定真能捣鼓出什么东西来。

整个酒甑分上下两层,下层放木甑子装酒水,上层再架一口锅,锅里装满冷水,当烧大火蒸煮酒糟时,将发酵后的酒液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酒精就会从酒液里汽化出来,含有汽化的酒精遇到上层锅里的冷水,冷却后会凝成液体。

再准备一根竹子,打通竹子的内部关节作为管道,把它作为冷凝管连接在木甑子上,汽化的酒精遇到锅里的冷水就会凝结成酒液,然后从竹管道流出。

工具虽然不精细,但也足够用了。

灶台的火焰熊熊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不一会儿的功夫,房间里就弥漫起淡淡的酒香来,随着酒香越来越浓郁。

傅知乔紧张的盯着出酒口。

一滴、两滴、三滴,竹管里连续滴落出酒液。

成了!

蒸馏酒做出来了,她成功了!

高老头双眼顿时瞪圆,小心凑过去,目不转睛盯着出酒口,这酒液通透明净,无浑浊物漂浮,且香气馥郁……

慢慢的,酒液从滴出来变为流出来,半盏茶后,傅知乔移开装了头酒的坛子,头酒里杂质过多是不能直接喝的。

她换上一个新的酒缸,又重新接了一杯酒,递给高老头示意他尝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