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让她现在来说,她也说不出口所以然来。
收拾好东西后,王桂芬又匆忙走了出去。
时间可不等她,学习上的事情,她的能力有限,帮不了多少。
也就免不了经常对孩子们多念叨几遍学习最重要之类的,至于孩子们听到这些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都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
出乎意料的,这个节假日,天气情况很好。
好在种植的玉米面积不大,两三天左右全部被收割完成,剩下的时间,都是用来处理晾晒了。
等常为国和王桂芬赶来的时候,正是收假的第二天。
不光是他们,就连蔡小燕两口子也一样,为了农忙,已经整整一星期没有出摊了。
重新恢复生意,他们遇到了老顾客的关心。
这个年代,现代化农业的痕迹还不算太重。基本上都是靠着人工收割的。
好在播种的时候,有着方便的耕地设施,解放了人手。
常为国和常为海没有像往年那样,拿着手工犁一遍一遍的犁地,而是花了点钱。
常嘉贇从学校回来,就看到了正在做饭的王桂芬,她边揉面边说:“等到冬天的时候,就有的忙了。”
她指的是那些被挂在树上和墙上的玉米。
往年的冬天,常为国所在的砖厂停工的话,他们一家人会围坐在房间内,用手剥那些晒了一个秋季的玉米。
今年的话,少了他们这些主力,这些恐怕就要交由常老太和剩下的两个孩子了。
“不是有那种剥粒的机子吗?”常嘉贇忽然道,“我们买一台吧,这样到时候也方便一些。”
“我们用完了还能租出去,这样不仅能节省我们的时间,也非常便利。”
王桂芬停止了揉面的动作,很明显,她心动了。
“大概需要多少钱?哪里能买得到?”
“钱数我不确定,或许去省城看看?”常嘉贇小声道。现在的物价和未来的物价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点,她并不知道这种机器制造出来的年代。
她的印象中,在她的孩子小时候,也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双手剥的。
“再说吧。”王桂芬结束了这话题。
就算真的有,恐怕价格也属于高昂的那种,不是他们家目前所能负担的。
光是听起来就不比电视机、冰箱这类的东西贵多了。
他们家为了做生意,也是去银行贷了一笔钱。这些不光是用于购买商品,还有店面的装修。
装修的事宜,由常嘉贇负责。
资金有限,又是小本买卖,也不可能装修的太过于前卫。
常嘉贇只能按照未来的样子,暂时摆放出来。剩下的,等到以后材料丰富了,再重新装修。
货架是按照常嘉贇要求定制,全部是由木头制成的,成本略低。
在收银的位置旁,常嘉贇还让木匠多放了个柜台。
货架上暂时未摆放东西,常为国和王桂芬两人,这两天正忙着跑一些手续。
只要手续办齐了,再把招牌挂上,他们这家店,就彻底开张了。
蔡小燕收拾完东西,短暂的休息了一会儿,就换了身衣服,往常嘉贇的店铺赶。
两家离得算不上远,只是蔡小燕的客户群体主要针对的是上班族和附近医院的职工们,导致两家的店铺存在一定的距离。
平时常为国卖豆浆,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售卖方法,挑个扁担,属于是走哪卖哪。
也就是因为为了配合她的包子铺,常为国一直和她家合作着。
这百货店倾注的是常嘉贇一家所有人的心血。
“三婶!”转过头的常嘉贇惊喜道。
“还没到上课时间吗?”蔡小燕问道,“对了你爸妈呢?”
常嘉贇指着另一扇门的位置,“我待会就走,我爸妈在后面。”
蔡小燕边点头边看,这些货架位置的摆放,和她所见到的百货店的摆放位置完全不同。
“看起来挺不错啊。”蔡小燕评价道。
这样的话,顾客可以自行挑选自己想要的东西。
好是好,就是有个不太好的地方。遇到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话,这些货物恐怕会丢失不少。
哪怕是在人的眼皮子底下,也不乏一些小偷小摸占便宜的人。
“可这样的话,不是滋长了那些小偷了吗?”蔡小燕问道。
“但大多数人不会是这样的。”常嘉贇说道。
小偷小摸的人,只有一少部分,有些是吃不了生活的苦,采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
有些,则是被生活逼上了绝路,才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
有些生了坏心眼的人,就算你再怎么防范也是没有用的。
在她当售货员的那段日子里,遇到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