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 > 第61章 是陆之亭

第61章 是陆之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火烧还是热腾腾的。

“我知道你没吃过这个东西,这是我们锦州特产,很好吃的,你可以尝尝。”

谢昭宁细细吃着,很是好吃。

“自从那位知州大人来了之后,锦州的小摊贩也多了起来。”

那小摊贩听到云黎的话也赞同道。

“是陆知州,陆知州待我们很好,原先我们只有在大集才能免费摆摊,其他时间都要收钱,现在只要想摆摊就可以。”

小贩们听到这话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陆知州待人可好了。”

“陆知州是青天大老爷。”

谢昭宁看着眼前的众人,嘴角忍不住弯起一抹笑容。

外面冰雪已经渐渐融化。

“对了,你们那位陆知州叫什么名字?”

“陆亭之,今年的新科状元,不知你是否听说过。”

上京的雪却一直没有停,纷纷扬扬下了好久。

百姓抱怨不已。

朝堂上也有纷争。

有言官参了淮扬长公主一本,称淮扬长公主与苏州知州勾结,将朝廷给苏州的赈灾粮扣下。

导致现在的苏州流民众多,已经有不少流民饿死,没有饿死的有不少聚集在苏州衙门。

等着朝廷给个说法。

圣德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可事情还没完。

接着户部一位给事中上书称户部没有银两,今年下雪京郊的雪灾冻死了不少人,朝廷已经发不出银子了。

还有京官称,京郊的流民不止有京城人士,还有浙江一带的流民。

圣德帝气得将折子摔在那位京官面前。

“钱钱钱,你们都找朕要钱,朕哪里有什么钱!前段时间不是让浙江改稻为桑吗?桑呢?钱呢?”

太子赶紧站了出来。

“父皇息怒,钱已经着人送过来了。”

内阁的小楼里。

几个阁臣在里面吵得不可开交。

“你们说的改稻为桑能有钱,可如今钱是拿到了,但也不多少,如今流民也多了起来,改稻为桑的钱还不够给这些流民发一口吃的!”

“高阁老慎言,改稻为桑是国策,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高阁老这些话被人听了去该如何。”

冯真摸了一把花白的胡子,话里话外却全是讥讽。

高林瞪大了眼睛,“你!你!”

却也无法说什么,只得看着眼前内阁首府。

“郑阁老,您来评评理。”

被唤作郑阁老的人整个人端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十分淡定。

可高林知道,郑阁老不断抚摸胡子的手暴露了此时他也有些紧张。

“不要吵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不仅要将皇上修建万寿宫的钱筹出来。至于流民,高林,你再看看户部能不能多收些税,从布料上收税,安抚一下京郊的流民。”

高林虽有些忿忿,但不得不做。

此时的高林却皱起了眉头,“如若这样的话,京郊那些流民恐怕会不服。”

此话被说出来,没有一个人应答。

郑阁老摆了摆手,“好了,现在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谁入阁的问题。”

冯真很是激动,上一任阁臣刚刚被皇上处死。

是被发现暗中勾结边关大臣,最后不了了之。

谁都知道是给朝中的耳边顶包的,谁也不能说。

郑阁老的面前赫然摆着三个名字。

沈不言、王松、韩宜春。

高林率先发了话。

“沈不言已经干了刑部尚书,按理来说应当入阁,只是太过年轻,但才能是有的,我觉得有才能即可,不要太在乎年纪。”

冯真提出了反对意见。

“刑部尚书又如何?他如今只在刑部尚书一职干了几个月,谁知道是不是纸糊的架子,我不同意。我推举王松,虽然是吏部侍郎,但才能绝对是够的。”

“你就是看中了他是你的学生!”

两人又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齐齐望向郑阁老。

郑阁老无奈,在韩宜春名字上批了红。

金銮殿内。

司礼监秉笔正将折子展示给圣德帝。

“这个郑元,心里还是向着太子的,想把韩宜春弄进内阁。”

司礼监秉笔垂着圣德帝的双腿,“圣上,不管是谁,只要能把钱拿出来就行。”

圣德帝却目光如炬,“不过可惜,我的三儿子并不想让我安生,给我下了这么一招难题。”

流民,或者银两。

“这沈不言,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做事足够有魄力,只可惜跟了老三。”

圣德帝看着没有被批红的名字。

“但是你们既然要让我不畅快,那你们也不能畅快了。”

翌日。

司礼监秉笔由内阁批红,发出圣旨。

韩宜春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入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