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莲也是她那日从街上捡回来的。
她一直记得谢昭宁是怎么样将自己捡回来的,所以对于其他人总是发着善心。
于是她将在街上乞讨,衣不蔽体的春莲捡了回来。
来给玉兰阁打扫卫生。
春莲也总是很乖,总是喜欢照顾自己的情绪。
两人也总是说得来。
但杏儿没有说过铺子里的事情,只说在这做生意靠的是待人诚信。
此时看着春莲,杏儿很想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还有谢昭宁的叮嘱都告诉杏儿。
“春莲?”
“怎么了姐姐?”
一双葡萄般的眼睛眨巴着似乎会说话一样,盯着杏儿。
杏儿犹豫良久。
“春莲,你中午想不想吃红烧排骨?”
“想!”
杏儿重重点点头。
“我去买排骨,杏儿姐姐先回房中休息一下吧,这几日累着了。”
耐不住春莲的软磨硬泡,杏儿还是上了楼。
——
谢昭宁辞别云黎的时候让云黎不要担心。
可云黎还是忍不住道。
“昭宁,你在这里好累呀。我也不知道你在京城过的是什么日子,但你现在的状态比我刚来京城的时候见你的时候好些了。”
半个月前,她见到的谢昭宁虽然嘴角挂着温和的笑,眉眼间却是去不掉的愁容。
“如若你想的话,我可以带你去锦州。”
她说的是实话,在京城中看了这么久,云黎也发现自己还不适合在京城干。
她想先回到锦州把锦州的布料厂经营好,如若那个时候能够做好,再来京城也不迟。
谢昭宁没有拒绝。
一阵风来,轻轻吹过谢昭宁的脸颊,“谢谢,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如若那个时候还有机会的话,我定然会去找你的。”
谢昭宁回去的时候还给沈不言带了些甜点。
他发现沈不言似乎爱吃甜点。
尤其是红豆糕,似乎对红豆很是喜爱。
走到国公府门口。
下人来报,“夫人,谢夫人来了,您看?”
孙氏?
她怎么会在这里?
谢昭宁问道,“她现在在哪?”
“回夫人,谢夫人现在在海棠苑偏院等着您呢。说是来看少爷的。”
“好。”
谢昭宁走进海棠苑。
沈不言还未回来。
应当是去三皇子府了。
谢昭宁面无表情将手中的糕点递给了长宁。
随即又换了身衣服,这才去见孙氏。
孙氏一见谢昭宁就站了起来。
满面笑容道,“昭宁,你来了。”
谢昭宁也得体地笑笑,“母亲,你来看我了。”
孙氏将手中一些补品递给了谢昭宁,“我听说不言受伤了,特来看望他,我在这里半天,怎么也不见他来。”
谢昭宁脸不红心不跳地扯了个谎,“母亲,今日太医院的太医说是要沈不言进宫,对症开药去了。”
孙氏很是吃惊,“哎哟,不言这也是受了不少苦,怎得会这样呀。”
谢昭宁有些不耐,笑着打断道。
“母亲此番前来如若是为了沈不言而来,恐怕让母亲失望了,母亲得改日再来。”
孙氏打圆场道,“我没事不能来看看你?”
“当然可以。”
孙氏又东拉西扯了一大堆话。
这才切入正题。
“你哥哥谢钦和年纪也不小了,这不,这次科考连乡试都没过,这都五年了,我想你哥哥也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来找找你——”
谢昭宁:“那母亲可有想过将哥哥送到军营里面去历练历练,既然哥哥对读书没有兴趣的话。”
孙氏一听到这话便有些着急了。
“你哥哥是吃不得苦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军营那里是人呆的地方?”
谢昭宁反问道,“弟弟不也去了吗?”
谢昭宁说的是自己的亲弟弟,谢临文。
谢临文已经八岁,旁人家早就开化的年纪,晚些的也已经去学堂读书了,可在孙氏的主导下,谢誉将谢临文送入了军营。
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谢临文现在还有些羸弱。
孙氏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
谢临文这件事情确实是他做的。
“我也是想着临文那孩子平时就喜欢耍剑,应当是喜欢的,所以才把他送去的,昭宁不会在怪我吧。”
谢昭宁摇摇头,“我不曾责怪过母亲,只是弟弟跟我说过他想要读书,可是——”
孙氏一听这话便说道,“读书,那肯定是要读书,不管是钦和还是临文都要读书。”
谢昭宁没有接话。
孙氏接着说道,“那钦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