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每一次擦洗,陈荃故意不预告于夏,于夏每次都不带犹豫地跑出去,虽然脑子里依旧在进行一直存在的天人交战。
这么过了一月有余,大家终于回到京城!
进京时候正是凌晨,与王俊明带的队汇合之后进的城门。皇上在城门边派出的人手第一时间就将此事汇报宫中。他听到消息,立即书信一封给陈正送过去,让他将战报里那些有功之人一起带上殿来,重重有赏。
于是,陈正一行人在营地里搞搞个人卫生,洗个澡换身衣服,就到了上朝的时间。
军营离皇宫较远,卯时京城内城还不允许驾马,他们只得提前出发,驾马至内城外,再走过去。殿前已有不少大臣正在等候上殿,他们看到陈正和王俊明,上来寒暄。
宜远侯一同上来,看似无意扫视陈正身后的小将,看看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在哪。儿媳可能回家了,儿子可要来上朝的。他眼神扫过于夏时,不带停顿,径直过去了。
于夏想和宜远侯报喜,他对上宜远侯眼神的时候,差点想招手,结果因为宜远侯没有停留视线,他举起的手僵在一半,嘴角扯到一半的笑也停住。
这是,被忽略了?!自己亲爹也认不出来自己?!
宜远侯继续扫视,看到穿着普通步兵布衣的陈荃,对她露出一笑:看来这就是战报上传来的那位英雄,小小身板救了于夏。
陈荃感受到一道感谢的视线,望过去发现是宜远侯。宜远侯这么看着自己,难道是他知道自己是陈荃?这么思考着,陈荃报以点头。
宜远侯本想叫走陈正,问于夏在哪,这时黄司才宣人进殿。宜远侯只好放弃,反正在殿上就能看到于夏了。
皇上说的第一件事果然是这场与北吴的战争,他要赏赐,陈正一行人出列,跪在殿中间。
众人跪于殿上,皇上龙颜大悦。陈正的职位没有再升的空间,皇上赏赐黄金白银,绫罗绸缎。陈誉升为三品将军。王俊明和陈正一样,其余小将根据军功各升一职。武良在清齐驻守,皇上特地为他拟好圣旨,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清齐。
该赏赐的差不多都赏了,只剩陈荃和于夏。
宜远侯看着一个个人领赏后走回去,只剩两个人。一个是矮小瘦弱,一个身长挺拔。矮小的那个肯定是全晨,那么高的这个……是于夏!
宜远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人肤色如黄铜,棱角分明,像个成熟的小将军,哪里是自己那白白胖胖的傻儿子!他不由得后悔,刚才扫过这人的时候怎么没认真看,如果仔细看眼睛就能认出来,毕竟就没几个人的眼睛比于夏的大。
“于夏。”皇上语气威严,听不出情绪。没有因为自己的迁怒而指派于夏出战受伤的愧疚,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自私惩罚于夏他却依旧完好站在眼前的不高兴。
“臣在。”听到于夏应和,声音是熟悉的声音,宜远侯默默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心里叹气:不知道夫人能不能接受这个看起来不像儿子的儿子。
“你英勇对敌,负伤累累,朕封你为六品庆元校尉。”六品官员在京城中一抓一大片,属于稍微低级的品阶。但事实上于夏出力约为零,所谓的英勇也是皇上给面子说的,得到这个品阶的官职,宜远侯很是满足。
我们于家终于出了一个当官的!爷爷,你看到了吧!
宜远侯还没高兴多久,就听到自己那黄铜色的儿子说道:“谢陛下恩典,臣只上过一次战场便受伤,一直居于后方,对于此次战事并未出力。得到赏赐臣心中有愧,请求皇上收回封号。”
“你这个臭小子!”宜远侯差点骂出声,又怕殿前失仪惹恼皇上,冲动形式在这么多大臣面前丢脸,只得狠狠跺脚。
于夏周围布满探究的目光,不知道他是真这么觉得还是说些谦虚之话讨皇上开心。陈荃这般不重视身外之物的人也好奇地看着于夏,她连头发这些重要的身内之物都不看重,得到这些武官封号也会开心。
于夏脸上是少有的坚毅,陈荃盯着他的侧脸,想:原来这么久我依旧没能了解这人,不识他。